许光伟| 资本兽形象与危机之论:《资本论》危机史观原理解析


  【作者按】资本研究如何“去伪存真”,是个关键。《资本论》无疑是“真标准”。伟大也要有人懂。《资本论》对危机的具象叙事,有时过于碎片化,令人遗忘掉马克思对于危机的理论抽象力。澄清历史问题,比之实际问题更为重要,所谓资本的历史问题,也就是它的危机问题。这是一个事史,必须知行合一!单单是物的危机远远不够,人的危机乃是源头。有人指责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种种拖延症”:其实只有了解内情的人才知晓,这根本是《资本论》原理写作所需——由于牵涉众多专题,马克思不得不一一涉猎和光顾它们。《资本论》第一卷是凝练人类史的思想精华的一个处所,也是真理何以成为真理的“一个真正的历史炼狱”。马克思由六册研究计划转向《资本论》决不是要建立一个本体论意义的资本体系学。实际上,任何体系学——无论资本本体论或骄傲自满的资本逻辑——都是要被打倒的理论对象,也都决不会是马克思的工作目标。马克思的《资本论》理想是唯物史观主体逻辑,他只是希望用这个批判和实践的历史手段,去驾驭各种“兽形象的资本逻辑”,驯服它们,瓦解它们,直至解放由这个体系所内在束缚的劳动力量。

  ——是为资本兽形象说

  ——是为资本再生产主体危机说

  ——是为《资本论》危机史观的理论解说

3.jpg

  (一)

  如果《资本论》不是史书的工作规定,则危机必得由逻辑进行推导而出!这显然不可思议,也绝非马克思本意。再生产,一般的释义是生产过程的连续运动和循环结构,对其历史角色即历史算法形态的规定性,则关注不够。但是,就再生产运动已然和《周易》核心要义——元亨利贞——内在对应这一点而论,乃是瓦解了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的表面联系,足可见中华思维学的先见之明。有一种议论:

  1. 不同意把《资本论》看成历史科学。考茨基曾说过,《资本论》本质上是一部历史著作。个人认为,这是错误的。《资本论》开篇,马克思就说明了: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说要研究它的历史,而是要把握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这必须依靠逻辑。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这是研究要达到的目的,而不是研究方法。可以这么说,马克思的全部文字即是要用逻辑思维,把握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2. 劳动范畴——当然是抽象出来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里已经说明了这个思想史过程:从重农学派到斯密。但不能因此说劳动就是抽象劳动,还有劳动二重性呢。

  3. 简单商品生产,马克思根本没考虑过。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的序言里说,马克思从简单商品生产进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现在看,则是不正确的。《资本论》开篇讲的是简单商品流通,它表现为“直接存在于资产阶级社会表面上的东西”,因为这个社会充斥着的就是买卖行为。

查看余下9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