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发挥社会主义优势,以“四新”启动国内大循环
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称“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后,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分组讨论时,进一步阐释了“双循环”特别是国内大循环的主要内容。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大循环”、“双循环”,是同总书记关于化危为机、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的要求统一的,这是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一个鲜明要求。他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
中国最大的“机”在哪里,答案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一时之胜在于力,千古之胜在于理”。当代中国最大的“理”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新冠”是二战之后对国际经济冲击最大的一次事件,要用大历史视角谋划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战胜“新冠”疫情,最大的优势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疫情之后恢复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同样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可以从“四新”着力,即新基建、新农村、新西部、新医改从政治经济学上看,西方无论是疫情蔓延、还是经济危机,归根到底在于走的是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道路,资本运动使社会的生产、分配、投资、消费都严重偏离了广大人民的实际需要,美国在疫情中宁可草菅人命也要强行复工,根源是其政权被资本裹挟、社会两极分化、医疗商业化。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让一切资源聚焦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实际需要上,从而形成持续而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当前,实现“六稳六保”,关键是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实际需要。具体地说,。
一、新基建:集中力量办大事,补上基础性、战略性领域投资短板
多年来,我国投资增速下降,这不是因为国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减速了,而是因为市场经济自身规律导致一般竞争性领域投资和产能过剩,资金难以找到足够投资标的。要持续经济高速增长,就必须面向人民的实际需要开辟新的投资领域。开辟新投资领域,往往要求技术、业态、基础设施更新换代,这就需要一个大规模初始投入和培育市场的过程。
这次疫情为启动大规模新基础设施创造了窗口期。因为疫情相当于一次全面的“极限压力测试”,在测试中摸清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许多底线和底数,对我国产业链的优势和短板、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等都有条件进行更深入的评估,未来科技进步、企业投资、产业政策的方向都会更加精准。
在经济增长乏力时,集中力量投入到基础性、战略性投资,这是新中国70年实现快速增长的一条经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的实质是超前布局,在未来可能形成具有引领性、战略性、带动力的领域进行巨量投资,从而为未来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疫情之后,“新基建”可以选择的范畴更为广泛,那些具有公共性、为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空间、储备势能的领域,那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性、战略性短板领域,那些公益性强、投资收益周期长、市场自发投资动力不足的领域,如医药自主研发、应急医疗救治、公共安全设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国家物资储备、人力资源建设、军民融合、农业农村发展、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领域,都有大量投资空间。
“新基建”不仅包括硬件,还包括软件。一支高素质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是未来产业升级的重要软基础设施。在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应该大幅提高产业工人培训的力度,再造一支高素质人才大军。
搞好“新基建”,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进入技术前沿之后,要更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进行“试错”,也需要更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特别是越进入技术前沿,市场形态就越不完备,一些在若干年后才能看到结果的基础领域,市场还没有产生,不可能完全靠市场配置资源。在这些领域,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科学决策和技术民主的方式,整合碎片化的利益,按照科技发展的自身规律,找到技术进步路径。
搞好“新基建”,要更好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国有经济集中在基础产业和有先导性的战略型产业,有利于把更多资源集中到那些带动力强、外溢性强但却短期投入大的项目,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长远和整体效率。
二、新农村:走新型集体化道路,在农村再造一个中国经济奇迹
农村是未来若干年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
当前,在城乡资源流动中,呈现“城市强、农村弱”的局面,优质人才、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总体呈现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局面,弱化了农村的内生发展能力。而在“新冠”疫情当中,人们发展,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如果组织起来,就地创业就业,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而且是启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在疫情之后,农村生态良好、环境容量大的优势更加凸显,农业生产升级、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潜力巨大,有利于扭转大规模人口进城打工这种单一路径。另一方面,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产能过剩现象已经比较突出,我国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偏大、过于集中,不利于经济均衡发展和健康生活,绿色消费、食品安全、生态消费、田园生活,日益成为新的趋势。这都决定了,有可能大规模把城市优质资源引向农村,启动这个最大的经济增长潜力空间。
启动乡村振兴,不能走其他发展中国家搞土地私有化、跑马圈地、竭泽而渔的老路,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走新型集体化道路,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农村各种资源和资产的经营主体,让广大农民充分占有农业农村资产收益。
山东省烟台市是全国首个提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党的领导带动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壮大的地方。2017年以来,山东省烟台市抓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个牛鼻子,带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和党建全面振兴,面貌焕然一新。全市1500多个村由党支部领办了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亿多元。在我国人多地少、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人才流失严重、老龄化到来的形势下,只有把农村党建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一揽子应对这些挑战。利用城市经济下行的机遇,让更多优质资源回到农村,把农民组织起来,激活农村,让农村各种资源的收益留在农村和农民手里,这样做能够补上农村这个最大的“短板”,也将成为宏观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反映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视频《乡村Disco》】
实现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有益探索 ——对烟台市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调研
组织起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新西部:开展新时代的三线建设,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20世纪60年代,面对霸权主义的压力,党中央毅然做出“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决策,调动全国优质资源开展“三线建设”,既在战略上化解了外部压力,又拉动了投资,大幅提升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水平。
5月17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这既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统筹东西部发展“两个大局”的战略性决策。
在“新冠”疫情中,大量跨区域流转的农民工推迟返工,这启示我们,区域发展不平衡,在一定历史阶段固然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这种依赖部分中心城市、大型集约化生产、人口大规模跨区域转移的方式,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效率和速度,却影响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弹性和抗风险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次疫情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些重要思想。如果做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循环经济充分体现,那么区域经济就有更强的抗击打能力,在遇到重大危机时能够尽快自成体系,形成“大循环”、“小循环”“微循环”协调发展的格局。这既是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更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
历史上看,还没有一个大国真正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在发展中也走过一些弯路。西部地区完全可以依托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吸取东部地区发展经验和教训,在新时代再造一个新西部。
四、新医改:把公益性写在旗帜上,做身体健康的民族
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公益性医疗卫生体制的巨大优越性,和西方形成鲜明对比。在疫情中受冲击最大的美国,医疗体系是全球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大量私人资本不断推高保险和治疗费用,但只有3%的卫生总费用投入到预防部门,过去10年又不断削减预防部门的经费及人力。英国和意大利本来有完善的公立医院体系,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缺陷,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幅减少了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过去10年意大利削减370亿欧元医疗经费,医务人员减少42800名,成为欧盟护士与病人比例最低的国家。随着医疗经费削减,私有化、外包化严重冲击了公立医院体系,削弱了其应对疫情的能力。
这次疫情,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同西方相比,展现了巨大优势。但同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更高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公益性、公平性的医疗卫生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对GDP有巨大带动效应。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投资1美元在疾病预防上,就将在增加就业、提高生产率以及延长寿命方面为社会带来至少7美元的回报。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降,一定程度上和人口红利下降、人力资源水平不高有关,要转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就要大幅提高医疗卫生投入。
恢复经济增长和赢得国际斗争,迫切需要加快医改。“新冠”疫情将带来一系列更加艰巨复杂的国际斗争。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夯实卫生健康和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释放消费潜力,拉动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增强“四个自信”,充分展示我们党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夺取国际斗争话语权,更有力地占据道义制高点。
深化医改的关键是“两个根本转变”。一是公立医院运行从逐利性向公益性的根本转变,公益性的管理体制、财政投入、薪酬制度、人事分配、考核监管等制度初步建立并有效运行。二是医疗资源布局从“治疗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的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的根本转变。医疗资源向大医院和中心城区集中的趋势得到遏制,基层医疗服务大幅度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全国范围内实现紧密型医联体全覆盖,群众能够享受到从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治疗到康复的全流程、全周期服务。
当前,医改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新旧体制“转轨”,必须聚焦政策、集中精力突破关键的体制机制。必须巩固和加强公立医院绝对主体地位,合理布局基层、二级和三级医院数量规模,从国家安全的角度重新审视公立医院布局,留出适当冗余。面向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实现全国范围紧密型医联体全覆盖,承担所辐射地区居民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专科医疗、康复等全流程全周期服务。落实公立医院公益性事业单位地位,把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到国际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切实保障财政对公立医院投入到位。全面实施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收入,落实公立医院编制制度,让医务人员真正回归治病救人本色,让白衣战士永远纯洁无瑕。
五、关键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更有机地融合
这“四新”,本质是都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好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融合。
“新基建”,关键是避免西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单纯依靠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弊端,而是既依靠财政和货币政策,更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公有制主体地位、推进共同富裕等制度优势,从根源上消除有效需求不足。
“新农村”,关键是避免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土地私有化、资本化,带来破坏农村村社、土地恶性集中、城乡两极分化、大量流民遍地,甚至引起社会动荡,中断现代化进程的教训,而是发挥党的领导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优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全体农民公平分享日益增长的农业经营收益和农村资产增值。
“新西部”,关键是避免资本运动导致的“马太效应”,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共同富裕的优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新医改”,关键是避免美国等西方国家医疗卫生体制过度商业化、市场化、资本化的导向,而是发挥公有制为主体的优势,坚持卫生健康事业的公益性。
今年5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
世界上不存在纯而又纯、教科书式的市场经济,各国市场经济都要建立在具体的制度、文化、国情基础上。所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也是双向的。要实现这个优势,关键是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而不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割裂和对立起,不是单方面强调向西方那种市场经济融合。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融合起来,既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公有制为主体、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社会公平、治理市场失灵等优势,在经济发展中更充分地体现制度自信。中国经济就必将获得更强劲的动力,中华民族就将赢得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