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它的名字叫资本
大约六年前,我写了一篇小文章,叫作《中国或已进入财阀割据时代》,也算是传播较广的文章,或许还有人记得。
大约四年前,我在一场小型的、但级别相当高的餐桌上说,或许会出现这样的“国家”,它没有国土,没有国民,没有军队,没有警察,甚至没有法律,但是,它控制货币发行、存贷、支付、结算和数目众多的消费者,它有自己控制的购销渠道,它可将一切商品化,为一切商品定价,它的权力超过一切世俗的想像,它是中国的实际统治者,甚至是全世界的实际统治者。在场的一位副部级领导和一位少将专家,深表赞同。
当时,还没有想到是马校长,也没有想到阿里、蚂蚁、拼多多、百度等六大门派,没有想到就是他们利用互联网、利用控制金融、利用它们的APP,就实现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当时我想所谓财阀割据,是指历史上的所谓新旧军阀,本质上也是财阀,甚至会发行货币。今天的财阀,我想应该是控制了中国某一重要商业领域的大资本。我指的是控制货币发行、某大宗重要商品生产(如粮食、蔬菜、房子、医疗、教育)、采购供销渠道,从而控制对民众生活来说不可或缺的商品的定价。原本非商品化的商品,比如住房、教育、自然资源,必须商品化,排除其保障性质,再然后运用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力量,加以控制,制造相对短缺,从而抬高价格,对全体民众进行压榨。
我并没有想到,原来,金融资本只需要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自己的金融系统、采购销售系统,不需要直接控制商品生产,就可以驱使工人、农民,就可以实现网络虚拟王国的建立。
看来,我对互联网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忽视了大数据的作用。
大资本家,只是资本的人格化,或者说,只是资本的傀儡。大资本找个傀儡,是很容易的。比如,马老板、段老板、柳老板、李老板、刘老板,他们当然有钱,但是,他们也只是个傀儡,他们的行为只能服从其背后的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的逻辑:控制货币发行(所谓烧钱,如果没有银行的扶持,他们哪来那么多钱烧)、控制商品采购销售(即所谓流通),即可最大化资本的利益,最大化压榨普通百姓。而普通百姓,因为对APP的依赖,也因为公有制的货币发行、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定价权的丧失,只能屈从于资本的天罗地网。富士康十三跳、滴滴打车女被奸杀、大强子丑闻、马老板被约谈并暂缓上市、拼多多员工累死,等等,能动资本一根毫毛吗?“六大门派”依然屹立江湖,威风八面。
即使马老板完蛋了,大强子完蛋了,郭老板完蛋了,李老板完蛋了……但是,这也只是资本的某一个代理人完蛋,资本,及资本的逻辑、资本对全体人民群众的压榨,并不会消失。无非是换一个马甲,继续其吸血行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