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茶不会凉——纪念墨茶Official
逝者已逝。
他于贫病交加中离去,而我在昨天之前,与他素不相识。
他的讣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关注,他“火”了,如果他还在的话应该会很高兴吧,但是他走了。
他离世前的动态也无不令人动容,大家在回复与弹幕中留言,在各个平台上议论,现在一些媒体也加入到了报道之中……
提笔之前,我也常常扪心自问:在讨论如此热烈的情况下,一个对他的了解不超过一天,了解的内容不超过网上现有消息的人所写的悼文,有意义吗?
我的答案是:有。这不仅是为了现在消息的传播,更是为了免于未来网络的遗忘。
“死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果然现在有无数的消息在谈论他。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经历家庭和病痛双重打击的人;
他是一个白天在黑心公司工作,晚上回到住所利用网友资助的电脑坚持直播和视频创作的人;
他自己知道,他是一个打工人;
他是一个会拿自己的网名开玩笑的人;
他同时也是一个瓶盖中奖会激动发动态的,连一块八毛四的药都是按片买的,从没有在冬至吃过饺子,在生命的最后几天想吃草莓的普通人。
正如众人所言,他是一个“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乐观前行”的人,除了记录生活,他并没有过多的发泄什么,最后的最后,也只是留下了一声叹息。
人已走,茶未凉。他在互联网上的存在,他的讣告成为我们了解他的窗口,人们纷纷涌来,谈论他的每一个细节,也把自己的经历和对社会的看法加入进来,以作对比和类比。
有人看见此番情景,便以为这是在吃人血馒头,对死者迟到的资助是“赎罪券”,而我觉得并非如此。历史长河滚滚,单从无数故事的结论和其对人的教益来看,其中无不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但这并不是事件与事件的冲突,而是观看的人忽略了不同事件所发生的历史条件的结果。
如果单看这起悲剧所引起的广泛关注与共鸣,就想到对死者的过度消费,这只是一种肤浅的推论。墨茶已经死了,他不会从中获得任何利益(他的父母和B站倒有可能因此获利),除了资本权力的媒体有可能像寻血的猎犬一样赶来以外,其他人也没有吃人血馒头的条件。
作为普通人,人们纷纷涌来,这不是信徒到圣城的朝觐,也不是一种消遣式的围观,而是在墓碑前,对一见如故的老友的悼念。无论承认与否,我们从他那里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墨茶的一生是你我生命的悲剧浓缩。
我们终会失去亲人,而他更是被至亲所抛弃;
我们终日劳作,而他打工的地方似乎更加压迫;
我们在网上喘息,而他的喘息又是那么短促,像流星划过;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