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棺材里的4本书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蒋介石是一个一生只知道杀伐的武夫。
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错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一生的克星兼对手——毛泽东读书太多太厉害。不论是诗词文章还是书法,毛泽东都远胜蒋介石。
其实蒋介石读书不少,而且一辈子没怎么间断,还是非常难得的。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中国台北去世,终年88岁。
4月6日凌晨2时,蒋介石的遗体被移至荣民总院;7日允许民众瞻仰其遗容。
蒋介石的灵堂布置得比较简洁,中间供奉着蒋介石的巨幅遗像及遗嘱,四周插了88根白蜡烛。灵前有5个用素菊缀成的十字架,中间一个是宋美龄的:上款书“介兄夫君”,下款书“美龄敬挽”。
蒋介石的棺材里放了三枚勋章和四本书。
三枚勋章分别是:
采玉大勋章(国民政府在台湾时代的最高荣誉,由蒋介石母亲王采玉而得名);
国光勋章(在大陆只有蒋介石和傅作义两人获得过);
青天白日勋章(等级仅次于国光勋章)。
四本书分别是——
《唐诗三百首》
《圣经》
《荒漠甘泉》
《三民主义》
为什么是这4本书?根源在于它们构成了蒋介石的精神世界。
01 浅谈蒋介石
浙江是一个人杰地灵之处,文学家出过鲁迅、王国维等,科学家出过沈括、钱学森等,谋士出过范磊、刘伯温等,经济方面更是有沈万三、马云等,思想家出过王守仁等。
几乎在各行各业,浙江都有很多牛人。但是在领袖级人物中,浙江自古以来,真正称得上中国领袖者,只有蒋介石一个。
蒋介石,生于1887年。当时清帝国还有最后一丝余晖,狂人康有为正准备登台表演,袁世凯正在朝鲜练兵、积累人生第一桶金,孙中山正试图干点大事、但不清楚干啥。
性格:多疑,坚韧。
特长:精于算计。从近代史上看,只有李鸿章、袁世凯、徐世昌聊聊数人勉强可与之相比。
我在《民国梦与民国》中,给了蒋介石一个评价——乱。
蒋介石的一生都在干两件事:止乱和致乱。
东征灭了陈炯明,稳定了国民政府在珠三角的局面,止乱;但马上又搞出中山舰事件,埋下国共分裂的种子,致乱。
第一次北伐打残了孙传芳与吴佩孚,开创了国民政府在长江流域的新局面,止乱;转过头又是和武汉国民政府闹分裂,又是清党,致乱。
第二次北伐取得很大的成果,止乱;但马上又和兄弟们打内战,致乱。
张学良改旗易帜之后,全国局面稍微稳定,止乱;随后又全面围剿红军,致乱。
抗战好不容易熬到最后胜利,止乱;随后又发动内战,致乱。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