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失守:没有什么“疫苗永逸”


  近两个月来,就很多地方出现的“强制打疫苗”现象,笔者写过几篇文章予以驳斥。在6月9日的文章中,笔者指出:

  近几天,南京机场的“爆发”以及向全国范围的迅速扩散,证实了笔者的担忧。目前的一百多例确诊病例,除了个别未接种疫苗,绝大部分已经进行了接种。

  有读者私信笔者,问笔者“是神预言还是乌鸦嘴”,然而,这既不是什么“神预言”,也不是什么“乌鸦嘴”,只是基于事实的最基本的逻辑推理。

  “防发病不防感染”可不是笔者的杜撰

  几篇文章发出后,很多人连文章内容都不看,仅凭标题就给笔者贴上了“科盲”、“反疫苗”的标签,这样的舆论空气是不正常的。

  认真读过笔者文章的朋友,都知道笔者从来没有“反疫苗”;笔者仅仅是透过“强制打疫苗”的现象,看到了某些地方官僚身上的懒政、惰政、怠政、庸政,更看到了这些官僚因为对疫苗的过度迷信,而忽视了中国防控既有的成功经验,这才是最可怕的。

  既有经验是什么?笔者在多篇文章中已经反复说过,那就是“党的领导,群众路线下群防群控,再加上中医药”。这三位一体的防控措施才是中国防控的“中流砥柱”。

  疫苗或许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配合作用(如降低重症率),但从最基本的事实(如病毒的不断变种以及疫苗并非足够理想的有效性)和逻辑出发,都不应把接种疫苗作为防控措施的主力甚至全部,而走上“唯武器论”的错误道路;即便讨论使用什么武器的问题,疫苗也并非唯一必选项,中医药同样可以降低重症转化率,而且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疫苗的负面作用是在防控措施放松的情况下,无症状感染者并不能通过体温监测被发现,滞缓了个别首发病例的发现。

  早在7月20南京禄口机场通报确诊病例前一周,记者宋阳标就以自己坐飞机的亲身经历,批评禄口机场拉跨的防控措施。他在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之后,却遭遇了不同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踢皮球”;在网上发文揭露,却被要求“闭嘴”。

  从目前媒体报道看,禄口机场防控的糟糕程度大大超过宋阳标所反映的情形。

  禄口机场失守的后果目前还难以估量。从发现第一批本土确诊病例开始,禄口机场并没有及时进行闭环管理;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卫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南京现在事实上已经封城,但还是有点晚了。”这导致传染源难以阻断。南京的防控力度与此前遭遇爆发的广州、成都等地相比,存在着太大差距。

  从7月10日开始计算,从禄口机场出发和转停禄口机场飞往全国各地的旅客高达80万人,密切接触者的筛查成为一项浩大工程。从28日成都通报的一家三口的确诊病例行程来看,他们仅仅是与曾经途径禄口机场的大连确诊病例在湖南张家界旅游时有行程交叉,好在他们自觉地前往医院进行了核酸检测,随即就被确诊;而全国其他地区,还有多少“不自觉”的类似情形呢?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一百多例感染者有多少打了疫苗,网红和疫苗把国人骗了?
0条回复
资本主义体制下,不可能战胜新冠,所以危险与日俱增
0条回复
从新冠病毒侵犯中国开始,武汉阻击战、全国各地抗疫成功。时至今日、依靠的不是疫苗!抗疫成功是社会主义、党中央、中医药,正确。
0条回复
但是,不可否问的是:打了疫苗的人,即使患了新冠肺炎,病情是以轻症为多!这,也是很不错的!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