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知网看资本的穷途末路
天下苦中国知网久矣!
近日,中国知网因盗窃——不,不是盗窃,读书人的事,不算偷,而是擅自收录——89岁退休教授160篇论文谋利而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知网赔偿70多万并道歉了事。不少媒体发文声讨知网的不要脸行径,但知网似乎雷打不动。
如此傲娇的中国知网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中国知网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的服务网站,该工程的目标是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知网始建于1999年,由清华大学旗下的同方公司主办。
截至2018年12 月, CNKI 累计整合国内外期刊文献总量达 2 亿多篇、 题录3亿多条、 统计数据 2.6 亿条、 知识条目10亿条、 图片5000万 张, 日更新数据达24万条, 在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7万多个机构用户、 1.2 亿个人用户,网站日访问量1600 余万人次, 年下载量 23.3 亿篇次,已成为最大的中文数据库服务商。
知网的母公司同方股份 2017 年报和 2018 年半年报显示,知网 2018 年上半年营收超过 5 亿,毛利率 58.83%;而在 2017 年营收 9.7 亿元,毛利率高达 61.23%。
知网挣得钱是哪里来的呢?
“公司主要通过向大中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等用户收取年费、包库费用或以点卡等方式获取收入,例如中国知网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客户的远程访问付费阅读。”
知网的收费有多高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在知网的花费为150万元;2014年为179.99万元;2015年为215.99万元。
由于价格高昂,连北京大学都直呼买不起。2016年3月底,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消息称,由于中国知网涨价幅度过高,大学或将无力支付其使用费。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宣布停用中国知网。其解释停用原因是中国知网对其使用费报价涨幅过高。从2000年开始,中国知网对其报价每年涨幅都超过10%,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
除了对院校和科研机构收取高额年费,知网也为客户提供付费阅读服务。以个人用户为例,下载一篇论文每页需要付费 0.5 元,平均每篇论文付款约为 3 元左右,一年后如果再次下载则需另付费用。
更奇葩的是它限制了最低充值数额,你下载一篇7块钱的论文,但需要充值50元,用不完还不退,典型的店大欺客行为。即便因此被告上法庭,也动不了它一根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