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乾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从小康到大同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提出是源于中国古来大同社会的构想。所以说今天带领人民从小康走向大同之路才是中华复兴之路。小康是儒家哲学概念,是人人可安居乐业之社会状态。小康概念与“大同”相对,同样出自《礼记》(通常简称“礼运大同篇”)。
“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裡,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儒家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帝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者,不必为己;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是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过去的旧儒学不反对君主世袭制没有方法实现天下大同。因为少了公天下,哪有真仁义?对旧儒学扬弃形成新儒学是可以的。而旧儒学倡导的忠信仁义都可以赋予人民时代的新忠信仁义。而不是人民大众时代不要道德仁义礼智信等。新儒家人民儒学提出公权力相对公有制理论和资源等生产资料的共有制共同继承。而儒学主张的忠孝仁信礼智信都可以赋予新时代的新意义。从底层逻辑讲旧儒家实际是在天人合一思想下出发把人分出等级。天人合一帝王是天之子掌握天下治权。而新儒学是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由此推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制理论。改变了旧社会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管理权的私有与私有世袭制。
国家国家,国和家。就是大家在一个共有的空间.地域(国)内建家。国的作用就是保护这一地域内的家。为了这个,大家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利.利益交给国来行使。国就是一个家的集合,一个“大家庭”。但是在人类不同时代,这个大家庭的权力可能为某些人来谋私利。中国古代不就有天子说吗?天子说又变成了帝王说。帝王垄断了国家权力.利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兵莫非王臣。公天下变成私天下。而且这个私天下制度由世袭制传递成一家一姓的天下。帝王拥有天下是为的获取利益——皇粮国税。所以天下的土地有百姓耕种,向帝王交皇粮国税。帝王私有天下,百姓也可把土地私有传给自己的后人。这点帝王是允许的,因为大要的是皇粮国税,和仅是名义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