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精神的发现――谈共同富裕或者第三次分配
【笔者按:党中央再提“共同富裕”。其实“共同富裕”不是新提法,而是每隔若干年响声大一下而已,事实上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共同富裕――或者说他本身就涵盖共同富裕;此等说来岂不同义反复?这次有个新提法叫做“第三次分配”。我查了下教材,课本上都有,于是乎也不见得有新意,当然那要圈子小一些,在经济学家们那儿。
本以为反响热烈些――这是大好事啊,可是读了几篇,发觉反响平平,甚至还有几篇不哭不笑的,好像有点冷冷的!不至于吧?哪儿不对劲?我仔细抠字眼,好像都冲一件事而来:第一次、第二次分配还没搞好,还有许多“余量”,这第三次莫不又要“无厘头”了。比如资产税(比如房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离境税等等),又比如累进税等等,这全都第二次分配可做的大文章,可十多年来不断有人向池中丢石头,连个浪花都不曾有。
有大人们已经在捐款,捐出一日工资,去帮扶贫困,真真实实践行“第三次分配”,下必甚矣,所辖蔚然成风。这第三次真的假的?这类文章本来我是不写的,写不来的,因为涉及专业,这个情况我到来劲了,技痒难忍,也想一探究竟,谈谈我的看法。
这里似乎一个老话题:
物质与精神,唯物与唯心,我们“华人”似乎总是在两个极端中横跳、甩来甩去:心灵精神领域的事情,他却唯物主义指导,一竿子到底;应该以物质的办法去解决应对的事情,偏偏唯心主义的很,用了许多唯心主义烂招。
对不起!我今天疑似又在一竹竿打翻一船,为减轻罪孽,我在华人俩字前后加了两撇。两撇虽然加了,道理不能不讲。物质与精神,唯物与唯心,两者怎样平衡和兼顾,这依然是我们华人必须面对的课题;最近读了“轴心时代”的相关文章,颇受启发,联系上了。
“轴心时代”的文化或文明称作“超越突破”,表现在成千上万事物上、形式迥异,但他们背后有个共同成因,也即人类精神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事物存在,人们象利用物质力量那样去运用精神资源,应然与实然共同构成了“轴心时代”以来人类的文明和整个宇宙。在实然与应然间“甩来甩去”,“轴心时代”面对的课题仍未过时,虽然我们离那个时代已经两千年或三千年。
这或许再次印证了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著名论断: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
要说不同,我看唯一不同处:“轴心时代”是大分流,如今又处大合一。“大分流”和“大合一”又是两个重要的历史哲学概念,重要性不亚于“轴心时代”。今天没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