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回过神来,英国还在装睡
英国女首相特拉斯据称正在推动政府加快将中国定性为“威胁”;德国总理朔尔茨“坚定支持全球化”并反对与中国脱钩,欧盟贸易专员也强调对华脱钩“不是我们的选项”……
两种对华音调这两天几乎同时从欧洲传来,很有一些“对撞”的意味。
加上英国情报机构主管污蔑中国技术发展“威胁”全球安全,英国新政府一上来就把反华气氛拉得满满。
这将给英国带来什么后果?连英国人自己都怀疑特拉斯是否掂量清楚了。更可怕的是,她还可能心里明白但装糊涂,故意通过紧跟华盛顿对华展示强硬“为她岌岌可危的首相职位争取支持”。
英国接下来只是说说,还是真要按照“威胁”等级挑衅和对抗中国,一些欧洲问题学者认为还有待观察。但无论如何,德国总理甚至欧盟层面对美国落井下石的批评以及与美方反华鼓噪进行切割,都值得伦敦认真思量。
毕竟,这是欧洲“自己人”敲响的警钟。
1
英国政府“最快几天内”就将把中国定为“威胁”。
卫报等英国主要全国性媒体最近两天接连报道这个消息。就连伦敦金融城早报(City A.M.)等一些地方性报纸也都予以关注,称这是“英国首次”,标志着对华外交立场的“重大转变”。
英国国内显然清楚“兹事体大”。密集报道背后,实际也隐含着对这个决定潜在后果的担忧。
果真那样,确实意味着英国对华政策进一步滑向了“不智”。
每日电讯报梳理过去十年来伦敦对中国立场的“巨大变化”:
卡梅伦担任首相期间英中关系发展良好,2015年两国关系开启“黄金时代”;随后历经特蕾莎·梅到约翰逊政府,在外部的美国和国内的保守派势力等因素影响下,伦敦对华日益强硬,禁止华为参与英国5G建设等事件给两国关系投下阴影……
现在,刚上任的特拉斯还要进一步往牛角尖里钻。
约翰逊时期对中国的定调还只是“系统性竞争者”,新政府如果把中国上升为“威胁”,将使英国对中国的立场趋近于对俄罗斯的立场。目前俄罗斯是被列为“最严重威胁”。
早在担任外相等职时,特拉斯就不止一次对华示强,竞选首相期间也曾放风胜选后将把中国列为“威胁”。因此现在她推动“落实”这个调整,并不特别令人意外。
只是,这种对华挑衅升级将给英国带来什么后果?
英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彼得·里基茨早就警告,伦敦在把中国定为“威胁”的问题上必须极为谨慎。那将导致英中经济合作严重受损,而“中国可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英国关系远比英俄关系复杂”。
一听说特拉斯授意加快修改去年约翰逊政府发布的那份国防与外交政策报告,《竞争时代的“全球英国”:外交、安全、发展和防务综合评估报告》,以“升级”对华定性,英国一些顽固反华政客,包括邓肯·史密斯等进入中方制裁名单的议员,立即表态“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