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自杀式”无人机现身基辅,俄乌冲突扩大化?
10月17日早晨,俄军开始了新一轮攻击,乌克兰波尔塔瓦、米科拉伊夫、哈尔科夫、敖德萨、苏梅和第聂伯罗等地都响起了防空警报声。
基辅也遭到了轰炸,有一座楼房和部分电力设施受损,起初外界认为是俄方用导弹进行攻击,但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随后表示,基辅遭到了“自杀式”无人机的袭击。
乌克兰内政部指出俄罗斯使用的无人机系伊朗制造,伊朗应对“谋杀乌克兰人”负责。当天共有30架自杀式无人机向基辅方向飞来,据说有25架被击落。
乌克兰军方还展示了在基辅上空拍摄到的无人机画面。
美国CNN援引乌克兰官方消息称,从现场残骸可以初步判断这就是伊朗生产的“见证者-136”无人机。
几周前就有伊朗无人机出现在俄乌战场的传闻,但这次CNN、《纽约时报》、BBC、《卫报》等美英媒体的报道力度要远强于之前,伊朗成为了17日轰炸的“主角”。
伊朗外交部再次否认,发言人卡纳尼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有关伊朗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的报道是有政治野心的,并且都是由西方媒体传播。我们没有向交战国任何一方提供武器,”
伊朗的回应有两层意思:
一、美国等西方国家想将伊朗拖入俄乌冲突漩涡,为自己违反《伊朗核协议》而继续制裁伊朗制造政治借口;
二、伊朗没有否认俄罗斯拥有伊朗军用无人机,但这并不是伊朗官方提供给俄罗斯。暗示俄方是通过其它渠道获得,比如黑市或第三国、第四国。
伊朗的态度是没有问题的,就像“北溪”管道被炸,大家都知道是谁干的,但它就是不承认。
伊朗也是如此,就算无人机残骸及零件是伊朗的,但这不等于有证据表明是伊朗政府行为。
伊朗对俄乌冲突早就表明了立场,“与俄罗斯是友好国家,有军事合作,但不向双方提供武器,希望战争尽快停止,恢复和平,让难民回家。”
所以,伊朗反驳西方的指责,给自己留下了余地。
乌克兰则非常愤怒,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当日晚上发布视频声明称,“我们对伊朗的耐心已经耗尽,真相是不可能被隐藏的。今天这一事实飞进了基辅的千家万户。因此,是对伊朗实施制裁的时候了,因为他们向俄罗斯提供武器。”
波兰外交部长拉乌呼吁欧盟介入调查,并对伊朗采取制裁措施。
欧盟处境非常尴尬,一方面它需要伊朗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以缓和目前的能源危机;一方面它又要在政治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制裁伊朗。
但只要冯德莱恩这些人头脑正常,就应当知道这两样东西无法同时存在。
在伊朗否认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后,欧盟倾向于用“人权”理由制裁伊朗(头巾事件),既满足美国的要求,又避免了无人机问题。欧盟就是这么“聪明”。
美国态度就非常直接,美国《政治家报》昨天援引白宫消息称,美国政府准备就伊朗向俄罗斯提供武器问题,对伊朗实施制裁。新制裁还适用于向莫斯科和德黑兰供应武器及无人机生产材料和技术的第三方。
美国所谓的“新制裁”其实并没有什么标准和依据,如果伊朗因此受到西方制裁,那么在战前就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波兰等国是不是也要受到制裁?
还有,美国呢,它自己非法出售武器的事情还干的少吗?
所以很明显,美国就是要利用此事将俄乌冲突扩大化。
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今天也出面回应此事,克里姆林宫没有掌握关于俄罗斯从伊朗购买无人机的信息,这些问题可向国防部提出。
俄方态度微妙,它不否认俄军拥有伊朗军用无人机,但无人机来源“不清楚”。
今年7月普京访问德黑兰时,美国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就公开说过,普京将获得伊朗的数百架军用无人机。
问题是,根据《伊朗核协议》的规定,联合国已经解除了对伊朗的武器交易制裁,伊朗出售无人机是合法行为,美国凭什么不准别人卖武器?
伊朗无人机是它的独门暗器,但却是在美国的帮助下起步的,发展过程大概分四个阶段:
一、1976年,巴列维王朝向美国采取无人机,作为F-14训练用的靶机,并与美国合作研发。
二、1979年伊朗变天后,两伊战争爆发,伊朗自行开发侦察无人机,获取伊拉克军队部署情况。苏联向萨达姆提供了“无线电干扰器”,伊朗“土法炼钢”结束。
三、1990年开始,伊朗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物力,研发自杀式无人机,再制造侦打一体无人机(燕子系列)。批量生产后,交给黎巴嫩“真主党”等什叶派武装袭击以色列,效果尚可,但以色列用F-16空对空导弹可以防住。
四、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伊朗寻求与其它友好国家合作,走向了部分商业化的道路,但军用水平在不断提高,最先进的无人机甚至用来威胁美军航空母舰。
伊朗提供了多少无人机给了俄罗斯,用什么渠道送货,都是谜。
但现在西方媒体称,俄军拥有的伊朗无人机不止几百架,而是近两千架。
冲突扩大的危险性
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欧盟是最愚蠢的一方,它本来可以当调解人,却非要成为当事人。把一场地区性冲突,变成了危及欧洲的战争。
战争已经持续近9个月,几家欢乐几家愁,各方都心知肚明。
但战争最可怕之处在于,等到一定的条件出现时,就会扩大化,这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伊朗无人机“参战”就是条件之一。伊朗可是豁得出去的国家,在《伊朗核协议》问题上耍无赖的是特朗普和拜登。
然而,当伊朗无人机被推上风口浪尖时,延伸出来的危险也随之而来。
将伊朗视为最大安全威胁的以色列一定会站在伊朗对立面,它会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以色列不仅能生产军用无人机,还可以输出防空导弹系统。
以色列一旦出手,拜登就必须给予回报--美国拒绝重返《伊朗核协议》。
既然以色列最恨的就是《伊朗核协议》,那么,当以色列决定“帮助”乌克兰时,拜登就必然会拖延重返协议。
这样,中东两个国家就卷入了俄乌冲突。
沙特也是伊朗的死对头,但它不会在军事上支持乌克兰。15日,沙特首次宣布向乌克兰提供4亿美元人道主义援助。
虽然此事与17日的伊朗无人机袭击基辅无直接关联,但沙特也要表现一下“乐善好施”的态度,避免被扣上“亲俄”帽子,给阿拉伯国家作个表率,4亿美元对它来说算什么?
另外,还有一个国家也会卷进来。伊朗这款无人机,可携带50公斤炸药,时速180公里(我们开车上高速可能比这还快),虽慢但准,价格便宜(2-5万美元),有效遥控距离大约在350公里,伊朗说有1000公里是“王婆卖瓜”。
伊朗无人机现身基辅,它是从俄方控制的东南部起飞吗?太远了,不大可能。
它只能从距离基辅最近距离只有200公里的白俄罗斯边境起飞,在有效的遥控范围之内。不过,别小看200公里的有效控制,这说明伊朗军用无人机的水平并不低。如果它飞到了轰炸目标附近,击落它虽然并不难,但在城市引发的爆炸威胁可能更大。
白俄罗斯应当不会承认无人机是从它的边境区域起飞,但西方同样会加大对它的制裁力度。
土耳其也将卷入,它生产的无人机这两年异军突起,实战效果和销量都不错。
普京之前已经批准向土耳其出售S-400防空导弹系统,埃尔多安用无人机投桃报李也在情理之中。
但作为北约国家,土耳其的方式与伊朗不同,它不敢出售无人机给俄罗斯,但可以减少对乌克兰的供应,效果是一样的。
当俄罗斯为明年春天备战时,就很可能向土耳其采购大量军用无人机,因为伊朗的生产量满足不了俄军。土耳其无论是同意还是拒绝,都会威胁自身利益。它很可能采取跟伊朗一样的方式,官方不承认,但管不了“黑市”。
明年,乌克兰空军飞行员在经过美国、英国、德国的培训后将会投入战争,今年几乎不存在的空战很可能上演。
俄乌冲突在今年搞乱了欧洲。那么,明年将会让中东陷入混乱。
伊朗面对美国巨大政治压力,用无人机能换来什么?就是更先进的浓缩铀技术,这是顶住压力的最有效手段。
美国不择手段搞乱整个世界以获渔翁之利的图谋已是司马昭之心。
至于乌克兰能否继续存在,已经不重要了。
俄罗斯与伊朗能否一起顶住美国,将是国际力量格局变化的关键,危险与机遇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