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舆情也需要走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形成的血的经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一系列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需要我们继承和实践,用在今天的工作领域,尤其是互联网舆情领域也是十分灵验的。
每当某地发生一些不好的事件比如疫情等,就会在互联网上率先出现很多消息,真假难辨,往往各类谣言也兴风作浪,官方报道往往显得跟不上节奏。谣言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真相扭曲化、大众情绪化、政府公信力丧失。
但互联网舆情有时也在揭露、发现某地一些政府或组织和个人的负面问题,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引起官方注意,为民伸冤,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加。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舆情具有双重性。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因为每个人都是不是以完全真实的身份在出现和活动,除了实名。但其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真实世界中人民大众的一些问题、情绪和想法,是人民群众表达意见的一个渠道,甚至这时的互联网舆情内容要比真实世界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复杂。
从近期的一些互联网舆情事件,如唐山打人事件、贵州转运新冠客车翻车事件、毒教材事件等典型的舆情,我们可以到对于互联网舆情,我们的掌握、应用还是十分简单,认识不足,甚至有些地方直接封杀,粗暴野蛮、官僚主义发作,将其看作看作是洪水猛兽。
如果我们从毛主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中去挖掘、去思考,也就是从群众路线角度去思考。就应当将其看作是社会的一个晴雨表,是人民群众与政府沟通的一种渠道。这里面可能有敌人渗透兴风作浪,但是不能这一点,就彻底封杀互联网舆情。
而应该对调查研究,客观分析。正如某市组织部长说的如果一个地方发生了事件,可能是天灾,也可能是人祸,也可能是天灾人祸兼而有之。可能最初是天灾,过程中变成了人祸;也可能最初是好事,最后却阴差阳错地变成了坏事。但总而言之,无风不起浪。
这就是说,面对互联网舆情,我们不能只是看到坏的一面就立马掐死,也要看到其在反映某地真实情况、冤情、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这样的事件也数不胜数。
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舆情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是无法逃避的,因此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去认识它、研究它、掌握它、利用它。
互联网舆情发展有时效性,因此我们的处理也要注意时效性。对于互联网舆情处理具有阶段性,不能走一步看一步,需要系统化思维,不是平息了就彻底胜利了,而是在互联网明面上看暂时没有了影响,好事事情就已经解决了,但其实其反应的背后的现实的问题到底解决了没有?解决到什么程度怎么解决的?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这些问题,应该在后续持续给出客观的结论,赢得民众的信任,增加政府的公信力。而非一段时间后,再次发酵,这就是陷入了工作的被动,十分的被动。要主动出击,不要被动应付。
毛主席说,舆论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这条真理在阶级社会存在就永不过时。
互联网舆情看似一次舆情事件,背后反应的是意识形态的斗争,是政治,是民心的问题。互联网上舆情发酵,伴随着各类敌对势力或者反对势力的渗透,处理一次舆情要充分地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难题,争取民心,孤立、分化敌对势力,而非相反。
毛主席也说过,人民群众也需要不断地教育、提高。互联网舆情的处理,正好也可以成功地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互联网舆情的认识水平,对虚假内容的识别能力,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任何时候,都不要丢了传家宝,丢了毛主席留给我们的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没有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小推车,就没有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
没有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儿女,就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
我们要自信、相信人民群众,没什么可怕的,心中永远有“人民万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