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国将在五领域对中国采取行动?
2022年2月15日,美国《外交政策》FP- Foreign Policy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题目是:《美国对中国的技术限制如雨灌顶》,文章的作者是Eric Sayers(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前任工作人员,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前指挥官特别助理)和Ivan Kanapathy(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台湾和蒙古事务主任和亚洲事务副高级主任)。
文章称:今年美国政府将在五个领域内对中国采取行动。
现将该文摘要翻译如下,供参考:
近年来,华盛顿的对华政策迅速扩展到电信、半导体、数据安全和金融服务等技术领域。两党对北京的行动和意图日益增长的担忧助长了这些事态的发展。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之间,或白宫和国会之间,几乎没有区别。其结果是一系列新的限制措施,包括出口、进口、直接投资和金融证券,从根本上重塑了美中经济关系。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跨境商务旅行在过去两年因COVID-19大流行而基本停止,但由于太平洋两岸的谨慎和怀疑增加,今后不太可能完全恢复。
在与中国进行经济和技术竞争的这种更具防御性的方式扎根的同时,国会也采取了攻势,将适当的新资金转移到被认为对保持美国在技术、制造和国防方面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的领域。就在几年前,这些方法的当前深度和广度还很难想象。企业部门除了面临政府在与中国开展业务方面采取的更多行动外,还必须应对不断变化的公众舆论和日益严格的投资者审查,例如供应线上中国公司的人权问题。展望未来,2022 年有望延续这些趋势,这将对多个业务部门产生深远影响。
仅在过去三年中,华盛顿就与中国的经济竞争制定了大量政策变更和监管。2018年初,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并扩大关税,以应对北京的不公平做法。利用2018年通过的新法律,华盛顿扩大了国防技术出口管制的适用范围,对美国战略性产业的外国投资实施更严格的审查,并限制从五家中国信息技术公司采购设备和服务,其中最突出的是华为。
此外,美国边境机构将目光从主要打击恐怖分子转移到筛选非传统情报收集者,例如,北京经常利用他们收集信息的记者、研究人员和商人,假冒商品,和利用强制劳工生产的商品。利用总统紧急权力,特朗普政府还创建了一些制度,从美国IT基础设施项目中移除不受信任的承包商,并阻止美国人投资与中国军方合作的公司。
令北京感到震惊的是,拜登政府表示基本同意特朗普的这些做法,甚至扩大到中国监控技术公司。尽管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亲密盟友一直不愿实施同样广泛的政策,拜登政府在界定北京所带来的挑战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言辞一致。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一些美国盟友拒绝华为,阻止对中国的技术投资,并阻止向中国运送关键的半导体制造设备。然而,欧洲尚未效仿美国,对中国持续侵犯人权的行为增加其成本,尽管这是美国和欧盟之间的一个公开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