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微信删文和国家话语权

2022-03-09 2275 0
作者: 子论 来源: 红歌会网

  舆论引导认知,认知形成思想,思想决定行为。可以说舆论和媒体管控是国家权力在思想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统治阶级贯彻自己意志、维护统治的最底层基础和逻辑,也是颠覆和分裂社会的一个最好切入口。这种作用和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广泛应用、自媒体的兴起,成为了西方国家颠覆和影响别国的一个便利途径。这种对于别国政治气氛的舆论操弄,在此次俄乌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此次俄乌战争起始阶段国际甚至中国国内舆论一边倒的支持“被侵略”的乌克兰、反对“侵略者”俄罗斯;截然相反的是,在美国舆论的强大影响下,美国近些年发动的多次非正义战争,却呈现国际媒体和国内舆论的广泛失声。

  人类的认知终究是片面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为真理”的原理决定,人类的认知的片面性最终将不取决于“对错”,而取决于舆论影响力的大小。这是一种规律的硬性约束和冷血,不包含政治立场、正义和非正义,这个怪物看起来或许冰冷,但它就是运行规则。

  此文立足于中国立场,形成上述言论,支持俄罗斯,主要是因为,此次俄乌战争是中国不能承受之重,一旦失去俄罗斯的前锋遮蔽,中国将直接面对美国及西方集团,这是中美俄关系的基本面。只画地为牢的满足于小资产阶级小确幸,而不顾国家利益,或者是心怀恶意的水军,无论其言论抑或其实际行动,反对俄罗斯的人事实上在给自己的敌人递刀子,这是可鄙可耻的。也正是基于此,国家外交部门及政策制定部门,没有被民意牵着走,能够理性客观的处理此次舆论战。个人认为,对于你我普通民众,我们应该坚持“国家的立场就是你我的立场”的基本的立场才对,不可受到网络的蛊惑甚至恶意诱导。因为这种蛊惑和恶意诱导真的存在。

  此次舆论战中有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对于“反战”“反侵略”的支持乌克兰的声音和视频在微信视频号上的铺天盖地,笔者曾经试着对上述内容进行拉黑和屏蔽,而竟然不能拉黑和屏蔽,这说明什么?而且,对于“反侵略”视频号,下面评论呈现一边倒的支持,这又说明什么?说明两点:一是在舆论上呈现了一种有组织、有资源支撑、有倾向的舆论导向;二是微信的政治立场存疑;三是国家舆论管控乏力。微信作为一个深入全体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社交媒体应用软件,其美国股东背景细思极恐;此次,美国直接说,拿出5亿美元用来雇佣水军,冲击中国舆论,美国的那些所谓非政府组织NGO有没有用这些钱来诱惑一下微信,没有证据还真的不好说。但是,对于一个基本做到“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时不有”,涉及视频、游戏、购物、社交等方方面面的社交软件来说,微信是成功的,也在市值上有了体现;但对于国家来说,这种舆论平台失去控制的情况,是国家权力的薄弱和空白,这种薄弱和空白使得其存在成为美国等恶意国家操纵中国舆论通道和切入口的可能。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