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的几个问题


  我本人最初对于货币本质的理解,也是来自从老师或者书本上看到的马克思主义的那些诊断。比如货币是交易媒介、财富储备手段、价值尺度,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之类。我看到我的朋友提供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货币观,也是这些,似乎并没有超越这些。

  我后来的观点,是在观察实践并参与网上争论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

  在和网友讨论,并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我们的分歧,可能重点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现列举一下。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货币,与资本主义私有制货币,本质、规律、特点,是否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

  我的研究结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货币,与资本主义私有制货币,在本质、规律、特点是完全不同的,相同的只是表象。

  可以认为,这两种货币马克思主义都曾经论述过,但是,似乎我们的朋友和老师,只在意了马克思主义所论述的资本主义货币的那部分,忽略了公有制货币的那部分。我认为,他们把资本主义货币理论,也套用在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货币上,导致了对两种货币的混淆。

  进一步地说,我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比如汉朝的货币,与资本主义的货币,在本质上也不相同。

  有的老师已经认识到了社会主义货币(毛时代的人民币)资本主义货币的不同。

  二、货币,有没有主权属性?

  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在主流经济金融学界,似乎货币是没有主权属性的。不然,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要引进外资、开放金融、开放市场,并取消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投资额度、持股比例限制,为什么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甚至还要推动以外汇储备为依据的人民币国际化。

  这是无意的吗?是对货币的主权属性根本不知道吗?

  我认为根本不是,这是故意的。

  证据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就实现了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比如英国、法国、西德(当时还有个东德)、瑞士、加拿大、日本等国出口,用人民币结算,并且,当时中国还坚持一条“人民币不出国门”的原则,明确反对所谓人民币国际化。

  这段历史事实如此重要,研究制定经济金融政策的人,即使不理解货币主权属性,但也没有必要把这段历史完全掩盖。

  事实是,当我翻箱倒柜,从《参考消息》《中国银行史》上找到这些极其重要的历史史实时,几乎我所有的朋友都大吃一惊。还有些朋友坚决认为,这不可能,人民币是不与黄金挂钩软货币,怎么可能有结算、支付权?甚至还从理论上反驳我。其实,这个事实是否存在,只要查资料即可,并不需要从理论、逻辑上反驳。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