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有关货币的几个问题——答万鹏飞


  万鹏飞《在货币问题上的一些看法》(以下简称《看法》)一文说:“其实货币就是工具的作用,没有任何的神秘性,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货币不是工具,而是一种生产关系。

  一,有关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看法》说:“迎春老师说:‘而生产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其他。”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恩选集》第四卷 第219页) 哲学的基本概念是存在和意识;而历史唯物主义回答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方面的运用,它的基本概念则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正像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决定着其他的社会关系必然是“赤裸裸的现金交易”官员腐败、黄、毒、赌蔓延,长官意志改变不了。因此,说生产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没有错!

  二,货币不是工具,而是一种生产关系

  《看法》说:“并不是说货币(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金银)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货币就是用来衡量财富以及方便买卖之类的工具作用。”

  货币是一种生产关系,是商品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是人们主观制造的工具。

  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变化。在原始公社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根本没有剩余产品,因此也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剩余产品,出现了商品交易;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出现了货币,即一般等价物与贵金属的结合,金(银)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所以,马克思说:“作为价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过代表作为流通手段来执行职能的商品,是货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资本论》第一卷 第149、107页)

  《资本论》第一章第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讲价值形式的发展变化,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发展历史的一种抽象,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

  《看法》说:“生产关系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商品社会(资本主义时代),人和人的关系(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是通过生产资料、商品的占有来体现”。这种说法不准确。

  商品货币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一种,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关系;货币只有转化为资本,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