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虹:谁在上演新的“张仪欺楚”?
近日看到田磊《驳吴市场所谓“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源是不够市场化”的谬论》,一针见血指出“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源不是不够市场化,而是过度市场化”,抨击“中国当前经济压力的根源在于政府压倒了市场”谬论,揭露“市场,法治,开放”的药方,“不仅无用,还有可能把服药者害死”。由此想到了那个著名的设置一个个个陷阱,引诱楚国一步步上当,最终让楚国成为唐僧肉的“张仪欺楚”,而吴市场喋喋不休鼓吹的市场理论及其与私有化相互呼应实际上形成的西化工具,尤其是事事看美国霸权眼色衍生的种种奇谈怪论,其实就在上演新的“张仪欺楚”。
张仪欺楚的故事,发生在秦国走向统一的前夜,直接原因是国力仅次于秦的齐楚两国强强联合,阻碍了秦国蚕食六国的步伐,目的是破坏齐楚联盟。张仪首先派人买通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利用其取得了楚王信任,又拉拢深受楚怀王重用、嫉贤妒能陷害屈原(屈原正是力主联齐抗秦的主导者)的上官大夫,再用重金俘虏权重位高的子兰等权贵,进而向楚怀王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之计,并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利诱,偌大楚国只有陈轸识破张仪的计谋,满朝文武只有屈原赞同陈轸,而靳尚等竟然大声高嚷“不绝齐,秦肯与我地乎”?使得楚怀王轻信张仪,把楚国相印交给张仪,随后一面派人去齐国宣布断交,一面派人跟随张仪去接收土地。可张仪却离奇地称病三月不上朝,被骗已经板上钉钉,可最让人扼腕的是,楚怀王竟然误以为秦国嫌楚国与齐国断绝关系不够彻底,做出特派勇士宋遗借宋国符节北上齐国去辱骂齐王的错上加错决策,以致惹得齐王大怒,一面与楚彻底断交,一面派人入秦商议共同伐楚。这与吴市场提出的“中国当前经济压力的根源在于政府压倒了市场”何其相似乃尔!中国本来在西化渗透和私有化市场化甚嚣尘上双重作用下,已经完全不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到处挥舞把宏观调控抛到九霄云外的“市场化”旗帜,这种“市场化”不仅已经形成教育、医疗、住房市场化的新的“三座大山”,而且不断以市场化为名接连逼退挤压国企,国企已经在所谓的市场化仅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还要以市场化名义彻底化光化净,早已颠覆了总设计师关于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定位,市场化已经沦为过度、畸形、扭曲的境地,而那个吴市场还在像楚怀王怕秦国嫌楚国与齐国断绝关系不够彻底,做出特派勇士宋遗借宋国符节北上齐国去辱骂齐王一样,抛出“中国当前经济压力的根源在于政府压倒了市场”杀手锏,逼迫政府,到底是何用心呢?张仪欺楚导致楚王大怒发兵攻打秦国,结果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七十多名将官被俘,不仅秦军乘势夺取汉中郡,韩魏闻悉楚败也谋袭楚,楚王只好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派屈原如齐谢罪,楚国真的遭受了“唐僧肉谁都想吃”惨状。吴“市场”如此卖力,如此拼着老命鼓吹诱导比资本主义市场还“市场”的市场,不断把连美国霸权都挂羊头卖狗肉的市场化,当作灵丹妙药屡屡忽悠政府和百姓,一再强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恰恰不强调经济主权,所包藏的以发展殖民地经济为指向出卖中国经济主权、货币主权的苦心,不是在上演新的张仪欺楚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