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独跃龙门又如何?

2024-06-08 1795 0
作者: 杜平 来源: 纪卓阳

  中国古代有个叫范进的穷酸秀才,屡试不第的他终于是高中举人。平日里对他没个好脸色的屠户老丈人也对他毕恭毕敬起来,县里的举人老爷也急忙送来银两与之称兄道弟。连着家里的亲戚朋友也跟着面上有光,真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用极致的现实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

  像这样的事,到了今天竟也屡见不鲜。若是谁家孩子高考考入名校,主家自是也要大摆宴席,脸上有光。若是被清华北大录取了,便称“状元”,三五好友前来庆贺自不必说,教育部门也会有五万十万不等的雪花银奉上。若是在农村,乡亲们说起某某状元是我们村的,内心也是充满自豪,就是村子里的狗碰上邻村的野狗狂吠之声似乎也更胜从前了。可以说高考已经“科举化”了。但是高考果真能和科举一样改变命运吗?

  作为小镇做题家的笔者可以现身说法。笔者出身于地地道道的河南农村,从小成绩优异,每每升学都能考到比同学更好的学校。妥妥的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经过数十年寒窗苦读,经过高考,考入了北京某文科大学,成为村子里第一个到北京上大学的学生。看似前途光明,然后命运就是在这里急转直下。大学同学多是城市中产以上家庭出身,眼界、知识面表达能力、综合素质是我远远所不能及的,而大学对人的要求却不只是刷题那么简单,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也让自己更加迷茫。这时候我发现,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来说,大学不是走向人生巅峰的起点,大学就是你的人生巅峰。在大学你获得了与城市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老板们、教授们的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喝咖啡的机会。这也许是你们差距最小的时候。毕业后张同学被家里安排出国,李同学听从大学教师爸爸的指导成功保研了名校,赵同学的爸爸给他在烟草局疏通了关系安排好了职位,就连那个天天和你一起逃课打游戏的刘同学也回家继承了妈妈的公司……而你这时候还是浑浑噩噩,开始海投简历,最后只有一家教培机构愿意要自己,于是你进入教培机构,开始忽悠学生家长报班……曾经和同学们一起坐在宽敞明亮的大礼堂里聆听校长开学典礼时你憧憬着,“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如今处在过去的未来,听着学生家长的抱怨、领导的花式职场PUA,你又迷茫了,仿佛是一场梦。

  很显然,对跃上“龙门”的绝大多数孩子而言,高考的确改变了命运,但改变的只是被剥削的形式。我们的父辈在工地上扛着钢筋水泥、在田野里挥洒汗水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了命运的不公。而经历过寒窗苦读,高考中第的我们,坐在逼仄的格子间,面对写不完的代码,批改不完的作业,堆积如山的报告,我们同样感受到命运的残酷。在“资本化”的现实面前,我们都只是用于榨取剩余价值的劳动力而已。当脑力劳动者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时(大学扩招,经济衰退),曾经骄傲的知识分子们也不得不面临裁员、失业、过劳,不得不为了获取稳定的工作而疯狂内卷。

查看余下4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