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民族主义

2024-09-25
作者: 小庄 来源: 八角楼上

  一、

  辛亥革命可不可以理解为简单的排满运动?

  我们都知道,辛亥革命有一个纲领性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其实就是三民主义的口号。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是民主主义;

  “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

  这里面提得最早,影响最深的,首先就是民族主义。在孙中山最早成立兴中会的时候,提出的口号里面,就只有一个“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这个意思从表面去看,好像是可以理解为排满运动,因为当时孙中山所说的“驱逐鞑虏”,意思就是驱逐满清贵族,打倒清政府。

  但如果我们触及本质,就会很容易知道,孙中山之所以提出“驱逐鞑虏”,不是因为他们是满族,所以要“驱逐鞑虏”,要排满,而是因为代表着满清贵族的清政府,已经把腐朽、不平等、压迫发展到了极致,为了反抗这种腐朽和不平等,所以才要“驱逐鞑虏”。

  孙中山对这一点有过很清楚的解释,民族革命的目的不是“排满复汉”。推翻清政府的原因在于它是君主专制之政府,非国民公意之政府”。其实行的压制政策,不仅汉族人民不能容忍,就是一般的满族人民亦不能容忍。

  也就是说,革命是因为大家不平等,你们奴役其他民族,所以大家才要革你的命,而不能狭隘的理解为你是满人,所以要排满。因此,孙中山又强调:“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就有人说,是不是应该在同盟会前面加上“对满”二字?意思咱这是专门针对满清的革命组织。孙中山强烈重申了革命的目的,是实现各民族的平等,而不是种族式的排满。为此,孙中山还提出,如果有“满人同情于我,亦可许入党”。

  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思想,以及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辛亥革命,在当时绝对是有极大进步意义的,不能简单把它理解为狭隘、反动的民族排满思想和排满运动。

  二、

  但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还是反清,并不反帝。

  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以后,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里面,民族、民权都已经实现了,接下来只需要致力于民生建设就好了。

  因为当时的三民主义里,民族主义的任务就是推翻清政府,民权主义的任务就是建立中华民国,而民生主义的任务则是“平均地权”,现在看起来就差一个平均地权了。

  但是现实的打击来得很快,在经历了几年的复辟与反复辟之后,中国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军阀林立、四分五裂的中国。

  而每一个军阀的背后,“莫不与列强之帝国主义发生关系”

  帝国主义不仅妨碍中国的统一,而且毫无顾忌的瓜分在中国的权益,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这个时候,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里面,反帝思想才越来越明晰起来。

  所以到他晚年的时候,他已经提出:辛亥革命后,清政府的宰割政策虽被国民运动摧毁,列强的帝国主义却依然存在,中国民族仍处于无独立、无自由的地位。民族解放斗争对于中国民众,“目标旨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如果说反清,是追求一个国家内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那么反帝,追求的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民族平等。从这个角度上说,不管是侵略我们的外帝国主义,还是压榨我国人民的国内满清贵族,又或者是后来的本国军阀,本质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都可视作“鞑虏”。

  三、

  从反清到反帝,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了新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跳出他的局限。

  这种局限在现实实践中陷入了完全无法克服的困境之中。

  这种困境就是,资产阶级的政党,不可能带领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起来反对帝国主义,也就是说,他们的反帝是有限度的,超出了这个限度就不行了。这个限度的衡量准则,就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其中又主要是大资产阶级、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利益。

  对于这些阶级群体来说,他们也有统一的愿望,也有反帝的愿望,但是这一切都是围绕着阶级利益展开的。所以后来蒋介石北伐,要扫荡军阀,完成统一,但是当整个北伐一旦发展到群众起来斗地主、工人起来反对老板的时候,也就是发展到群众起来反帝、反封的时候,就超出了他们的容忍限度了。于是他们就顾不得反帝的任务,枪口立刻调转过来,对准了发动群众的共产党人。

  买办阶级、大资产阶级,本身就与外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受到帝国主义的欺虐的时候,当然也想着反帝,想要从帝国手里争取更多的权益。但是一旦群众的运动,让他们感受到更大的威胁的时候,他们就会和帝国主义联合起来,镇压国内的群众,四一二本质上就是这种利益界限的分水岭。

图片

  所以,他们的局限就在于,他们是不可能依靠群众来反帝的。

  这种局限是由这个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的,是不可能由这个阶级本身去跨越的。

  于是,历史的使命才落到了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人的身上。

  四、

  在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里面,已经看得很清楚的是:不管是国外压迫我的民族,还是国内压迫我的民族,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是要革命的对象。反清是反国内压迫我之民族,反帝是反国际压迫我之民族。

  但是,整个资产阶级的世界观里面,是不可能把民族问题进一步深入到阶级问题中去的,他们所说的民族利益,实际上指的就是国内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是所有中国人民的利益。

  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里,所谓的民族压迫本质上是阶级压迫,不管是国外帝国主义阶级,还是国内封建主义阶级,他们都一起压在中国人民群众的头上。谁受压迫,谁反抗嘛,所以从阶级关系去看,中国人民就不仅要反帝,而且要反封。同样的,因为反对的是阶级对阶级的压迫,因此这又决定了你不能反了地主以后,自己来当地主,反了资本家以后,自己来当资本家,归根结底共产党人要消灭阶级,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把中国革命分为两步走,在第一步实现了新民主主革命以后,第二步还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只不过后来,有人走完第一步,就不想走第二步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回到当时的民族主义思想上来,在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里面,反帝和反封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反对阶级的压迫,这是其一;其二,反帝与反封的任务,必然要靠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来完成,靠资产阶级是不行的,因为他们所说的民族利益,根本上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当时的资产阶级利益又与帝国主义是深度绑定的,谁会自己革自己的命呢?

  这就从理论上彻底突破了三民主义的反帝思想的局限性,使得反帝任务有了彻底实现的可能性。

  实际的情况当然要复杂得多,尤其是与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一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时候。

  你又要跟国民党代表的阶级搞好统一战线,一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但是从根本上看,你又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怎么办?

  既要结成统一战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又要发动群众起来,才能根本上完成这一任务,而要发动群众,又不可避免的要“打土豪、分田地”,所以当时就需要在这两个任务中寻找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这就有了经济上的“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原则,军事上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政治上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的原则。

  所以,到了毛主席这里的民族主义,与资产阶级世界观里的民族主义思想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是把所有受到阶级压迫的全体中国人民群众,视作我们民族的主体,因此民族解放的任务,根本上是反对一切阶级对阶级的压迫,是反对剥削制度,是维护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而资产阶级世界观里的民族,表面上也是全体人民,但是本质上完全不是,他们所说的民族的实质,只不过是他们自己那个阶级群体,他们才是民族的主体,只是他们嘴上不会那么去说,而是把他们群体的利益,包装成所谓的民族利益。

  正因为如此,当国民党把反帝作为三民主义里的民族主义任务提出来以后,这个任务的实质,就只能围绕着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展开,一旦超出资产阶级利益的界限,就必然遭到反对。

  所以才有斯大林所说:“在上升的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民族的斗争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相互之间的斗争。”

  五、

  因此,我们至少可以把当时的民族主义思想划分为四种:

  第一种:类似于西方的“种族主义”,把满汉这样的身份、族别之分,用来当做划分民族的依据。没有看到满汉之争的实质是背后的不平等,革命的目的是破除这种民族间的不平等关系,而不是消灭哪一个民族。单纯把身份、族别,或者国别作为划分依据,是最反动、最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放到帝国主义身上,就是法西斯。

  第二种:追求平等的民族关系,主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共和。不仅是本国之内的民族之间平等,而且是国际关系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他一开始提出的民族主义里的反清,到后来他又赋予了民族主义以反帝的内容,本质上都是追求这种平等关系。

  这种民族主义是较为进步的民族主义,但是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这种思想,实际上只把资产阶级看作是一个民族的主体,因为他们主张的民族主义所维护和争取的一切利益,都是围绕着他们阶级的利益的,只不过他们将其包装成民族利益,因此,一旦民族主义的实际要求超出他们利益范围,就不可能被他们所接受。

  这种民族主义,放到旧中国那样的落后国家里,它的局限和困境就在于,不敢发动群众,因为这会有损他们的利益,于是自然的也就不敢彻底的反帝,更不要提反封了。而这样的民族主义,一旦放到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国家里面,他们将自己阶级的利益完全伪装成所谓的民族利益,其结果就必然是一边极力压榨本国的无产阶级,一边鼓吹着要去收刮其他民族、国家的利益,还以此欺骗本国人民,说这都是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更进一步,当这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国家逐渐走向垄断,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则有走向法西斯的危险,他们鼓吹着为了自己民族的利益,而去侵略其他国家,实际上是号召无产阶级群众充当帝国的炮灰,以便维持垂死的统治。

  当然,这里不是说孙中山先生有这样的思想,而是指的资产阶级世界观里的民族主义思想,以及这种思想随着历史发展变化而可能出现的不同形式,只需要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应该就能明白这一点。

  第三种,当然就是一种无产阶级的民族主义,严格意义上说,它实际上已经跳出了民族主义的范畴,而深入到了阶级的本质。它把整个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视作民族的真正主体,把民族争取独立的运动,同时看作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运动。正因如此,所以它完成了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以后,还要继续革命,要消灭阶级,要消除剥削关系。

  虽然在某个阶段上去看,大家都反帝,反帝的任务是一样的,但是本质和出发点不同。一个是反对别的帝国来打我,但是不反对我去打别人,同样的,也不反对我欺负自己国内的民众。另一个则是反对一切的帝国主义,也反对自己成为帝国主义,不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而且反对自己本国内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欺负本国民众。因此,在它完成了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的历史任务以后,是一定会继续推进到反对剥削关系本身,消灭阶级本身的道路上去的。

  只可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同路人里,很多人只愿意走完第一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