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眸:谭嗣同历史悲剧的鉴戒


  摘要:“戊戌变法”是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谭嗣同做为主要干将之一,给我们留下的若干的教训和启示,透过那些错综复杂的历史云烟,用大历史观来看,资本主义在“戊戌变法”的中国是行不通的。40多年的改革开放证明了资本主义在当代中国仍然行不通。从“戊戌变法”到改革开放,让人们从无数的教训中,认识到毛主席指引的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方向才是走的通的人间正道。

  正文:

  谭嗣同历史悲剧的鉴戒

  谭嗣同的鲜血谱写了一幕壮烈的历史悲剧,留给后人太多的遗憾与感叹。特别是他殉难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如电光之照耀,如风之流动,激励着后来的志士仁人,学界对1898年那场“戊戌变法”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如今互联网上出现了把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120多年前的戊戌变法相比较的讨论,对谭嗣同这个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众说纷纭,我对此也作了一些分析,探究谭嗣同到底是变什么法?他的变法对当代究竟有多少实际的鉴戒意义?

  时代的动乱、民族的危亡,使谭嗣同对现存的社会和传统的基本制度,产生了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抗议精神。他写了《仁学》一书,认为二千年来,统治者无非就是强盗,读书人是奴才,统治者指鹿为马,读书人难得糊涂,互相配合,如此而已……。他虽然出身官宦世家,思想却反叛开放,虽自幼饱读圣言诗书,却屡试不中,四处游历,经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点拨,花钱捐了个官,补江苏知府候补。时逢甲午战后,时局危机,人心思变,戊戌变法时,与康有为、梁启超等被光绪皇帝任命为四品军机衙门章京上行走,类似秘书。他们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变法。谭嗣同是戊戌变法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成为维新派中冲决纲常礼教网罗的勇士。

  一、“戊戌变法”的真相

  起初,晚清的实际当家人慈禧太后,对改革也并非完全反对,面对风雨飘摇的时局,她同意光绪进行不违背祖制的有限度的变法。如果她不赞成变法,历史就根本不会上演“戊戌变法”。正是有了慈禧的支持,才有了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和响彻一时的维新变法。

  事实上维新变法运动的幕后师爷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他不仅直接地出谋划策,而且有时候呢还赤膊上阵,游说像李鸿章、翁同穌、张之洞这样的高官,他联系康有为这样的变法领袖,让梁启超当他的秘书。李提摩太公开的身份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委任他担任《时报》的主编。他在写给英国共济会和政府的报告明确地提出“我们只要更多地控制主要的大学、主要的报纸、主要的杂志和一般的新读物,通过控制这些东西和控制中国的舆论领袖,我们就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头脑和脊骨”。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