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唐探1900》:我们谁都靠不住


  陈思诚几乎是把悬疑的家当全部平移到《误杀》系列和其他单品(《消失的她》),而极具声望的《唐探》系列越来越被塞入许多“更庞大的东西”:《唐探3》是抗日战争与呼吁和平,《唐探1900》是晚清屈辱、抗美反美与民族自强。

  总之,带有鲜明的“被插手”的味道(从第三部东京篇开始也确实有“国家队”的身影),毕竟唐探宇宙这个ip概念是流量担当。

  这倒是符合他和万达的战术,可以类比于2020年的网剧版《唐探》第一部,前八集是白月光,后四集是六便士——名利双收两不误,这是我一直相当佩服陈思诚的地方。

图片

  大过年的春节档,一会儿让日本人给咱下跪(唐探3),一会儿黄种男配白种女、甚至还怀上了孕(唐探1900),陈思诚真的太懂也太会了……

  如是作风放在张某某等老一辈“第五代”导演身上那是想都不要想。

  《唐探1900》这部电影如果从悬疑片的角度恐怕确实给不了高分,所以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主创会把它定位为番外性质的“前传”,真正重磅的剧本设计也许会留给《唐探4》,毕竟第四部需要接住并延长第三部捅破窗户纸的“Q”组织的剧情轨道。

  但是如果不严格以悬疑片的标准去审视《唐探1900》,那么其实可观度我个人认为还是蛮高的。

  在商业片的内核下,这部电影还是尽可能的用一群人设明亮、血肉清晰的人物以及匹配历史时间线的剧情,尽量的交代出了一个厚重的现实:中国近代的革命史因何而来?

图片

  为什么当时全世界的华人都在从世界各地给反清的革命党人“投资”、冒着生命危险给革命党人送炮送枪?因为,即便是资产阶级也无法再忍受晚清王朝这个在当时完全高度“地主化”的腐朽政权。

  当时间进入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土地兼并已难用“严重”形容,而是恐怖。

  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由于土地是一切农业经济最主要的生产资料,耕地不足和越来越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的情势导致农产品供求失调,进而引起通货膨胀,突出的表现是南方人的主食大米价格上涨。

  康乾时期米价便只升不降,到十九世纪后期情势愈加恶化,“1899年闽浙总督报告,福建米价因多方原因猛增至每石7000多文(70钱)”,比一个世纪前的数字增长了十倍多。

  任何一个区域里一旦诞生地主阶级,或是领导集体“地主化”,那么一定会导致阶级压迫与生产力的停滞。

  地主阶级之所以落后、且这种落后不仅是较之无产阶级也是较之资产阶级,就是因为其占有土地资源等生产资料的重复性。

  资产阶级尚且会出于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考量而不断扩大再生产,但地主老财们会做的就是守望着大片农田,用粮食控制佃农。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