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纳丨深度分析:长和43个港口交易案涉及国家重大地缘战略利益
一、事件回顾及进展
3月4日深夜,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和”)在港交所公告,宣布与贝莱德(BlackRock)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其全球海外港口业务的核心资产。标的资产覆盖亚欧美洲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涵盖199个泊位及配套的智能码头管理系统、全球物流网络等核心资源,涉及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口。交易还包括港口的智能调度系统和船舶数据库,这也意味着中国货轮的出发时间、货物清单等信息将可能被暴露给美国。
只要看一眼长和自己公布的“和记港口全球网络”地图,就能明白此次交易涉及了多少“一带一路”的关键贸易路线。
此次交易总企业价值达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大公报》挖出更隐秘的条款:贝莱德的228亿美元中,68亿来自洛克希德·马丁子公司:这是一家军火商,刚拿到五角大楼120亿美元的导弹订单。而交易案对外公布当天,美国海军宣布扩建巴拿马军事基地,距离巴拿马运河闸口仅8海里。根据香港媒体“香港01”的报道,与贝莱德财团的交易谈判在数周内完成,各方通过视像会议、电话方式谈判,且李嘉诚本人及长子李泽钜均有参与谈判(仅以视像会议和电话方式谈判,谈判期间双方高层甚至可能并非直接会面)。长和一方在此次交易中,不仅没有知会中国政府及港府,更以刻意保密和压缩谈判时间的方式,意图回避我方有关部门的正式和非正式监管。这笔交易设置了天价违约金,并在补充协议设下“不可抗力风险全担”的威胁条件,就是要防止长和违约或毁约,实质是阻止中国收购。同时,在合同中保留了"根据美国指令调整港口运营"的权利条款,就是在为美国未来逐步掐断中国外贸企业海上生命线留下伏笔,而且控制这些港口背后还有美国重大的军事战略价值。
若此次交易收购完成之后,贝莱德财团将控制全球10.4%集装箱吞吐量,美资控制全球TOP50港口的比例从12%升至19%,中国则从31%降至24%。贝莱德收购的不仅仅是43个码头,更是掌控了全球17%集装箱的枢纽港。而长和所购买的43个港口分布,正好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航线,也就是说李嘉诚是趁着国内经济对外发展的东风,在港口上获益。这些港口分布在中国到南美、亚欧、非洲的三大贸易走廊的关键节点。此次交易将显著影响中国在海外,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国家和主要原料产地的贸易利益。
特朗普2.0仍然是去中国化的逆全球化。在对华贸易关税战不可能击败中国的情况下,特朗普另外找到了中国的新软肋来下手。也就是通过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关键基础设施,也就是海外贸易港口运营码头所发动的海运战。特朗普之所以选择了海运这一目标。是因为中国海运承担了中国95%的对外贸易运输量,在保障粮食、能源、资源等重点物资的运输,国际国内物流供应链安全、稳定、通畅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是中国经济的命脉。一旦美国贝莱德控制了李嘉诚这43个港口的运营码头之后,特朗普就可借长臂管辖,随便出一个什么理由,随便出台一个损害中国货船的利益的规定,就可通过定价权削弱中方航运竞争力。就可借此卡住中国海运线上的这一关键节点,从而卡住中国海运。这个是美国利用国际资本通过商业行为实施国际地缘战略的典型案例。一旦成功,美国或将以这个交易模式为 “范本”,以软硬兼施手段进行政治施压,再利用美国的金融优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港口并购,控制全球更多的关键港口或码头运营权,再用“长臂管辖”实施打压手段,围堵中国航运业,让中国船舶“无处可靠”。以不断压缩中国的海运航线。结果这将会大大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量,加大中国海运成本,并影响中国制造及中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影响中国造船业。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55.7%,占全球造船量的一半。2024年中国手持造船订单量占全球市场的63.1%。2024年中国获得全球造船新订单量的74%。现在美国每年造5艘船,中国每年造1700艘,美国造船业占全球市场的份额是0.1%,而中国占55%。这让作为海权国家的美国来说感到了严重威胁。现在中国的海军造船产能是美国的223倍。美国作为一个海权国家,其军事霸权主要是要靠其海上霸权,包括航母打击群,加上在全球各地的数百个美军基地。若美国海军力量落后于中国海军,必然会影响美国的海上霸权,进而影响美国的全球军事霸权。所以中国造船业正是美国想要打击的。因为打击中国造船业会进而影响到中国海军舰船未来的建造能力,从而影响到中国海军实力的发展。美国为了与中国争夺海权,必然想要遏阻中国海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