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老胡突然讲道德
道德,指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我看,言论也要守这些规范,言行一致嘛。中国传统的道德,大约是忠、孝、仁、义,信礼耻慧敏,温良恭俭让之类,当然很重要,正所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共产党对传统道德有扬弃,建立了新的道德体系,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要先群众的先生,先当群众的学生,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之类。
我观察老胡其人其文,也有好多年了。我的结论,此人写文章从来不讲道德标准的,生怕道德约束了他的手脚。这里的“不讲道德”,是指他写文章,从来不从道德的角度赞扬或批评某人某事;相反,他一贯是强调要“理性、中立、客观”地看问题,他尽量避开道德绑架。
不过,最近,老胡突然讲“道德”了,这是老胡第一次从道德角度臧否社会人物和事件。这很新奇,当然值得一说。
前几天,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在香港的一个什么大学举办的什么大会上说他有一个“偏见”,“文学永远不是歌颂的工具”,司马南觉得这话不在理,所以进行了批评。“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文学嘛,既可以歌颂也可以揭露。我觉得,揭露这个就可能在歌颂那个,歌颂那个也很可能就是揭露这个,歌颂和揭露是手心手背的关系,是分不开的。莫作家的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女粉丝打电话指责司马南,被司马南回怼了,怼得她张口结舌、理屈词穷,最后无言以对。司马南还把电话录音、聊天记录公布了出来。于是,老胡说,公开与批评者的对话录音,这是不道德的。
通常,舆论事件,总是两方面构成,我们笼统地说,是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或者是中国普通百姓和整个资本势力。老胡的洗地,无一例外地是站在外国人、资本势力一方,阻止中国人民和普通百姓批判,是回护外国人主要是美国人、日本人的形象和利益,而很含蓄、很巧妙、很不露声色地阻挠中国人、老百姓,以便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谁觉得有例外,请举例子告诉我,可在文后留言。
比如,方方日记刚刚出笼时,受到全国人民的痛斥。胡锡进却说,方方日记是复杂中国不可或缺的一种颜色。那当然是肯定方方日记、批评中国网民不应该大惊小怪。他这是从“复杂中国”的角度,替方方日记找到了“不可或缺”的社会意义。
中国的百多位记者、作家、学者,比如贺卫方、何兵、马立诚、蒋方舟、马国川、王占阳等等名人,拿了日本人的钱,写出让日本人满意、让中国人恶心的文章,应该是不道德的吧?所以,受到全国网民的痛斥。老胡说,拿外国人的钱,写出“让出资方满意的文章”,这是“现代国际交流的通行规则”。这是从“国际交流的通行规则”角度,帮这百多位记者、作家、学者拿日本人钱、写让中国人恶心文章的行为,找到了合理性。
有的人不尊重毛主席,也许是害怕毛主席。
不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结果被人民和历史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