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滨:十七年来随想
最初这是准备的发言稿。很多人对此都是应付的,我也是准备“应付”的,但是写着写着就“本性难移”了。这个发言稿虽然写的仓促,但也对17年来的体会做了概括(虽然很简单),尤其是在写到劳动价值论开始,自己也有感情投入了。既然这样,我就不愿意白白地扔掉这些有自己体会和感情的东西。昨天,我在网上发了“新年送给自己的礼物”(毛主席著作),有人说不能活在自己干净的世界。说的没问题,我从来都是在动中求静......。这篇短文也算是一个回应吧。文中“这个系统”系指作者工作的系统。
2023年已经过去,注定不平凡的2024年来到了。从个人经验出发,现在提出以下三条建议,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是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和研究。这个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单位,是传播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锤炼党性的地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这个系统的根本工作,更是这个系统的“看家本领”。如何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和研究呢?大概主要是这么三个方法:首先是原原本本地学习原著。不要以为电视上看过,会议上听过,网络上接触过,就会自然而然的学会了。实际上,理论学习不仅是一个需要沉下心来的专门过程,还需要一个静心下来的沉淀、消化吸收过程。其中有愉悦,但更多的是艰辛甚至苦闷。
其次是结合历史和经典著作学习。学习最新的理论成果需要结合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以来、建国以来的历史和马列毛主席的经典著作去学习。学习马列毛主席的著作同样需要结合与这些著作联系的历史背景和与之联系的经典著作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从来就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史是不能割断的,理论也自有其历史的脉络。举个例子来说,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贡献。实际上这是资产阶级在他还没有丧失历史进步性的时候,由配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这些人提出来的。当然,因为他们没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劳动价值论在他们那里还是呈现出原始、甚至混乱、自相矛盾的状态。但是,无论从理论还是学术的角度讲,劳动价值论都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发现。当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的很清楚,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后来资产阶级丧失了先进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成为马克思说的“庸俗经济学家”。恰恰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也就是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比如,很多人把阶级分析、阶级斗争看做马恩的发现甚至是显著特征。其实,当年马克思自己就说过: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是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做过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是证明了以下几点:(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就产生阶级和阶级斗争,(二)阶级斗争的结果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三)通过无产阶级专政,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则说的更明白、透彻,“ 谁要是仅仅承认阶级斗争,那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