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从社会生产力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力性质和特点


  今日看到《屈炳祥:<资本论>与马克思生产力社会属性的思想》一文。作者谈到,“生产力并不只是一种纯自然的经济范畴,它还是一种社会范畴,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生产力本身又有一个‘姓资’‘姓社’的问题。之所以如此,这是由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及其所依赖的社会生产关系,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生产力,本来就是一个简称。生产力的全称是社会生产力。因此,生产力本来就是社会生产力。

  但是,社会生产力也只是一个抽象的范畴。当我们进一步考察社会生产力时,需要把这个社会生产力具体到某个社会生产力,例如,封建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力等等。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明白,我们发展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而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弄清社会主义生产力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要求。如果你连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要求都不知道,天天喊着发展生产力,那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真问题。

  一,经济学界的一个重大偏差,就是把生产力仅仅理解为物质生产力,而没有理解为社会生产力。

  屈炳祥先生在文章中谈到:“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以来,人们的思想深处就一直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生产力只有一种自然属性,或物的属性。因为生产力,所指的就是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的只是人同自然之间的一种物质变换关系。”

  现代社会生产的物质产品,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商品存在着两重性,那么形成商品生产的能力是不是也存在着严重性呢?类似的还有,生产商品的过程是不是具有两重性?生产商品的企业是不是具有两重性?作为企业制度是不是具有两重性?即使从这些常识来理解,我们也应该知道生产力本身也是具有两重性的。

  从商品生产的角度看,形成使用价值的生产力属性,表现为生产力的自然属性,而形成价值的生产力,表现为生产力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生产力,它都是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着眼于生产诸要素结合的形式、关注生产力结构、规模、布局、时序和运筹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为制订最合理最有效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这是生产力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内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的社会属性,是生产力满足人类需要方面的运动性质和特点,它的内容表现为生产力基本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要求。在特定的社会所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决定了相应的生产方式,即必然的生产主体及利益要求所规定的生产过程的实质及特殊的成果形态。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