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原理(三)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讨论了经济实体的一般概念,讨论了资产实体的概念和特征,现在我们来讨论公有制企业作为独立的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又包括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公有制企业必须作为独立的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而不是作为独立的资产实体存在和发展;二是公有制企业作为独立的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第二个问题:公有制企业必须作为独立的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是一个客观规律。

  在前面我们讨论了资本主义企业或私营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知道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企业是作为独立的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的。现在我们要问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企业是作为什么样的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的呢?

  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企业不能作为独立的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企业能作为什么样的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公有制企业的基本特点。

  1,公有制企业的第一个基本特点是,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在公有制企业(例如国有企业),实际上并不存在单纯的资产所有者:职工不是资产所有者,管理人员不是资产所有者,就是主管机关的工作人员也不是真正的资产所有者。当然,不论是在全民所有制条件下,还是集体所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也具有生产资料公共所有者的身份,但是,一个企业的劳动者,无论是以个人的形式出现,还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都不是独立完整的资产所有者,并不能行使作为资产所有者的职能;而且,社会主义所以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正是为了消灭资产所有者,因为只有消灭了资产所有者,才有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2,公有制企业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是,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劳动所有者虽然也有生产资料公共所有者的身份,但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身已经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差别,因此,劳动者作为公共的资产所有者在资产所有方面是无差别的。公有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所谓的资产所有权在生产过程中失去了意义,这就象每个地球人呼吸空气的权利都是无差别的,人人平等的,因而这空气呼吸权在生活过程中也就没有意义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而且,社会主义所以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正是为了消除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异,因为只有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异,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产权要求,才有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3,公有制的第三个基本特点是,由于公有的生产资料具有大范围的整体性,单个的企业已经不能作为独立的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从根本上排除了企业作为独立的资产实体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一个企业要能够作为独立的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必须要产权清晰,也就是说,企业占用的生产资料有多少总量?属于那些人所有?应该是清清楚楚,但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把生产资料变成了公共所有,形成了大范围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排除了资产实体在公有制企业存在的可能性。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