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什么是我们应该继承的马克思主义精髓?
近日朋友们在群内讨论继承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问题。
刘都贵说:“马列主义与马列的著作有联系,也有区别。人们把马列著作中的精髓、灵魂抽象出来称马列主义。马列主义我们是应该继承的,但马列著作中有的就不对,有的过时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时的会越来越多。”
对此,我想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可分为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的三个层次的区别。
基础理论具有较大时空范围的普遍适用性。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等内容。从总体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学说按照列宁的说法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哲学是最基础的理论;在每个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中,又有各自的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
基本理论是基础理论与基本社会形态或生产方式相结合形成的理论系统,是与特定的社会形态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理论系统。把基础理论与基本的社会形态或生产方式相结合,就形成了基本理论。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商品为逻辑起点,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在这里,劳动价值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把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的商品生产相结合,就形成了剩余价值理论,这剩余价值理论就是基本理论了。用剩余价值理论解读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即为应用理论。同样地,把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资料公有化条件下商品生产相结合,就形成了消费价值理论,这消费价值理论就是对应于剩余价值理论、适用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基本理论。
应用理论是基本理论在特定场合或针对特定事物的应用。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某些时段或某个范围的事物进行分析、研究所形成的理论,就是应用理论了。这就是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它的适应范围由特定场合或某个范畴的事物存在的时限确定。
以上三个层次的理论内容和基本原理,所适用的范畴是有所区别的:基础理念的适用范畴最大,具有大范畴和长时段的适应性;而基本理论则次之,应用理论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到的认识的系统化,适用于某个特定事物、特定范围或场景。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我们区别了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什么是我们应该坚持和继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基础理论具有最广泛的适应性,因而它是我们首先需要重视和弄懂的。但是,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时,又不能脱离了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而单独学习那些基础理论。因为基础理论常常存在于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之中,我们需要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的过程来领悟基础概念和理论的真正涵义,并掌握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基础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面我们举例谈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在这里,我们就来谈谈学习和运用《资本论》中的基础理论、基本理论的问题。
《资本论》不只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在这里,我们主要从经济学角度来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应用问题。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著作,阐明了最著名的剩余价值理论。这是大家都认同的常识。毫无疑问,剩余价值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一一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理论。
但事实上《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著作,并不只是一本资本主义经济学著作,因为事实上它是包含了商品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学的两个部分的内容。而且,商品经济学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际的理论内容可以区分为商品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三个部分。《资本论》包含了商品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学两个方面的内定,而在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学时,书中也在某些地方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一些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只是类比性质的,而且是不系统、不全面的,但对社会主义经济学仍然是有参考作用的。
从历史发展进程看,是先有个体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然后又出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资本论》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从商品的分析开始,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性的原理,然后进一步把这个一般原理运用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由此得到了反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特点的剩余价值规律。因此,在《资本论》的理论体系中,反映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一一劳动价值理论与反映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特点的个别规律一一剩余价值规律具有性质上的不同:那就是劳动价值理论是基础理论,而剩余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理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形成的基本理论。
这种区别也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的区别上体现出来。商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是,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却是资本,即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的特殊的结合方式一一资本,才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因此,《资本论》在逻辑结构上,第一篇专门讲的是商品经济学,以商品为第一章,表明商品为《资本论》全书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第二篇则讨论了货币如何向资本转化的问题,并考察了资本运动的性质、特征和条件,从而明确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从第三篇开始,讨论剩余价值生产,展开剩余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范畴是价值(货币则是价值表现的稳定形式)。价值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的运动形式一一资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价值是基础范畴,资本是基本范畴。资本是什么呢?是价值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的运动形式,即自我增殖的价值运动形式。因此,《资本论》在第二篇讨论了货币转化资本之后,就是对资本运动的整体考察和分析:全书把资本运动的总过程区分为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两个组成部分,先进行各个部分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资本运动的总过程进行分析和综合。
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由于发生了劳动力的商品化,因而导致了货币转化为资本;因而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也转变为资本与劳动的对立,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也转化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发展,就使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转向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随着再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资本化,资本积累与劳动者的贫困同步展开,从而使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前尖锐。而在瓜分剩余价值的斗争中,少数大资本不断兼并中小资本,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同时无产阶级也不断壮大,阶级斗争日益激烈。当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占有形式不能容纳生产资料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时,那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革命也必然会发生。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逻辑演进过程。
由此可见,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时,适用的是以资本为基本范畴的理论体系,或者称为剩余价值理论。而当我们在面对社会主义经济时,我们需要运用的基础理论,不是资本理论,而是价值理论。我们要形成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性的认识,那就需要把劳动价值论运用于生产资料公有化条件下的商品经济。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事实上它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者,同时也消灭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因此,在生产资料公有化条件下的商品生产的主体,已经不是资产者,而是劳动者,而且劳动者的利益要求也表现为劳动所有权。因此,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本质上就是表现为劳动者联合起来,在保值的前提下利用公有资产,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已经是消费价值的生产方式,它的生产主体是劳动所有者,对生产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所有权。从价值运动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劳动者不断地把自己的劳动与公有资产相结合,形成新的商品并实现销售,形成消费价值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过程。在这里,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是采用工本的方式结合的。因此,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条件下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工本运动的形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类似资本范畴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学体系的以工本范畴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
由此可见,我们从经济学角度来学习和运用《资本论》的原理与理论时,首先我们要明确,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理论的区别,两者适用的范畴区别在于剩余价值理论适用了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商品生产方式;而劳动价值论作为基础理论则是形成剩余价值理论和消费价值理论的基础理论,因而是适用于个体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化条件下的商品生产。
从这里我们也不难了解,学习和运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除了要弄懂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范畴和基本关系之外,我们还有必须注重学习马克思如何运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理论结合劳动力商品化的特点,建立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体系的方法。
【文/钟建民,红歌会网专栏作者。原载个人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