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原理(二)
在国企改革论丛的第二部分中,我们首先讲解了“经济实体”这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类别。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要进一步讲解经济实体的两种类别之一一一资产实体的概念和特点。
关于经济实体的两个类别一一资产实体我们共讲四个问题:一是企业作为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一般要求;二是公有制企业必须作为独立的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是一个客观规律;三是企业作为生产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一般要求;四是劳动实体与资产实体的比较分析。
第一个问题:企业作为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一般要求。
资本主义企业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经济运动规律自然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资本主义企业已经是成熟的经济实体;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其不朽的巨著《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作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客观上为我们认识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1,从《资本论》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分析是以体现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剩余价值运动为基础的。在这里,马克思虽然没有从个体上特别说明资本主义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但他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进行整体分析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第一卷的研究分析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现在我们就以此为基础来认识资本主义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一般要求。
2,资本主义企业是作为独立的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和其它任何社会的生产一样,也是由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两个方面组成的。由于劳动者只占有自己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掌握在资产所有者手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是通过劳动力作为商品卖买、即通过雇佣劳动制度来实现的。由于劳动力价值和其它商品价值一样,在进入生产过程之前就确定了,因此,劳动力价值不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量的盈亏变化。我们把这种劳动力价值预定不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量变化的经济实体称为生产资料实体,简称资产实体。
3,作为资产实体存在和发展的企业的生产主体只能是资产所有者一一人格化的、在资产所有方面具有独立性的资本家或股东。而作为资产实体存在和发展的企业价值运动则是体现资产所有者利益要求一一资产所有权的价值运动,即剩余价值运动,与这种价值运动相适应,企业的管理运动也是以资产所有权的体现为核心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