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也谈科技强国战略如何从娃娃抓起


  作为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之一,也是航空界唯一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顾诵芬,他的成才之路对培养中国中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飞机设计大师从做航模起步

  时隔80多年,顾诵芬仍对七七事变时日军轰炸的那一幕记忆深刻。那一年,顾诵芬7岁,是燕京大学附小的一名小学生。从那时起,“造中国人自己的飞机”这个念头,深深扎根在顾诵芬心中,而他的这个梦想正是从做航模起步。

  10岁时,顾诵芬第一次接触飞机模型,是一位堂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但很快被他玩坏了。开明的父亲带他到上海一家外国人开的店里买了一个更坚固的航模,飞了几次,撞到墙上、屋顶上,也坏了。航模的很多材料当时国内并没有,顾诵芬自己想办法,找相似的材料替代,按照当时《小学生文库》中对航模的介绍自己动手修理。渐渐地,他学会了自己做航模。

  特别要强调一点的是,据顾诵芬回忆,之后的寒暑假,除了写作业,他的大部分时间都与航模相伴。放假的时候,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在玩的时候,他却沉浸在了航模的世界里。这与如今的中小学生把主要课外时间用于学生英语、学艺术形成鲜明对比。

  高中毕业后,立志航空报国的顾诵芬报考了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三所大学的航空系,结果全都达到了录取标准。最终选择上海交通大学的航空工程系。

  顾诵芬始于小学生的做航模经历,培养了他对飞机的浓厚兴趣与创新思维能力,为他日后成为飞机设计大师打下了坚实基础。

  前苏联解体之前,其航空工业与美国同样发达,苏、美两国航空工业发达的共同之处是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航模制作活动并从中培养出大量航空人才。

  前苏联一直大力提倡开展航空模型活动,提出了“从航模到滑翔、从滑翔到飞行”的口号。

  美国早在1913年就有民间航模团体,发展到现在已有1000多个基层俱乐部和18万会员。在1986年的第59届全美航模比赛大会上,百忙之中的里根总统曾亲自写信祝贺,信中说:“航空模型已经繁荣了60多年,你们从事的活动既富有乐趣又有教育意义,爱好这项运动的人所学到的东西远不止如何放飞和维护他们的模型飞机,我完全相信参加比赛的许多年轻人今后将成为飞行员、航空工程或者其他专业人员中的佼佼者。”

  二、重温邓小平同志的名言

  1984年,上海微电子技术应用汇报展览会,几个少年正在电脑前为观众进行演示,13岁的李劲也是其中之一。一位老人走到他身后停住脚步,微笑看着李劲熟练地操作——这位老人就是到上海视察的邓小平同志。其间,小平同志和蔼而坚定地说道:“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光阴荏苒,倏忽而过。当年为邓小平做计算机表演的娃娃们早就长大成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之一的李劲在初三时,参加了清华大学举行的中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并获得了一等奖;高一结束时就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开始了计算机的系统性专业学习;如今他已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小平同志的一句“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名言,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