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植竹:清明节是个“感恩节”,首先要感恩毛主席

2024-03-28 633 0
作者: 欧植竹 来源: 昆仑策网

图片

  我说“清明节是个‘感思节’”,可能有人不赞同。那么,我就讲讲清明节的由来给你听听,你就可能会点头说“还真的是”了。

  传说春秋时期,晋国一位公子重耳,在战乱中为了保住生命,不得已带了一帮人往国外逃跑。在逃难途中,管粮食的随从,把粮食全部带着逃之夭夭,使本来就困难重重的逃难者更是“雪上加霜”了。

  有一天,这帮逃难人逃到一个了无人烟的深山之中。公子重耳在又惊慌又饥饿中昏迷倒在地上了。随行者都非常着急,但又没有救治他的办法。其中有个叫介子推的大臣,便走到一个偏僻的地方,用刀割下自己大腿上一块肉,煮了一碗汤给重耳喝了,救醒了这位公子。

  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当上了国君,即晋国公,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的人物。他登基后,大赏了同他一道逃难的那帮臣子,唯独把介子摧忘记了。有人为介子推叫屈,劝他去找晋国公“讨说法”。介子推发现许多巨子都在争功讨赏,很是气愤,不仅没有接受劝他去找国君讨赏的意见,反而带着母亲跑到一座叫“绵山”的山高林密之地隐居起来了。

  后来,晋国公知道了这件事,觉得自己在嘉奖众臣时,竟然把“割肉救君”的大忠臣介子推给忘了,太不该呀!于是他率领众臣到了绵山,想亲自把这位大忠臣请了回来。但是,在那茫茫林海中,又哪里找得到人呢。有个臣子就出了个主意:从三面放火烧山,只留一面不放火,逼着介子推母子从这面没火的地方逃出来。

  又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还是没有出来。火熄后,大家到山里到处一搜查,才在一株大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体。还在大柳树的树干上一个洞中,找到了介子推用一块从衣服上扯下来的布,布上写下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当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国公读完诗后深切感动,很受启发。他把这诗装进衣袋内带回朝中,当做警言常读。他还下令,要全国百姓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作为“寒食节”,都吃冷食。因寒食节这天比清明节只早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便把寒食节和清明节两个节合成一个了。再后来,许多人都不知道有个“寒食节”,只记得清明节了。

  晋国公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在绵山上建起了“之推庙”(介子推也叫介之推)。在介子推逝世后的第二年清明节这天,晋国公又亲自率领众臣到绵山“之推庙”祭奠这位大忠臣。当他发现被烧死了的大柳树复活了时,认为这柳树就是介子推的化身,便把它叫做“清明柳”。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