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堪称《浪淘沙•北戴河》的姊妹篇

2023-07-10 655 0
作者: 张兴德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一)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但是以游泳为题材和主题的佳作却为数不多。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文人绝少有善于游泳者。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可谓在中国的诗词史上独领风骚。先让我们看全词: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此词据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介绍,写于毛泽东第一次畅游长江后的第二天1956年6月1日清晨。

  本诗的标题就是“游泳”。解读此词,首先要了解关于毛泽东一生游泳的一些情况和理念、论述。游泳是个极好的健身运动,许多人都喜欢。但毛泽东喜欢游泳与众不同。他从小就酷爱游泳,一直游到83岁高龄。他游泳的姿势按游泳馆教练要求可能并不“规范”,但水平极高。据陪同毛泽东畅游长江7次的李尔重(时任武汉市委书记处书记)介绍,他本人小时候就在家乡的还乡河摸鱼捉虾嬉戏中长大,自诩颇像“小英雄雨来”一样的游泳高手。但是他在陪同毛泽东畅游长江时贴近毛泽东观察,毛泽东游泳的自由程度,远超过自己这个“游泳高手”。他介绍,毛泽东身入长江,如蛟龙入水,兴奋异常,舒展自如;时而轻抒双臂,划开水面;时而劈波斩浪,全身潜水穿过浪头,游过好远才重出水面;时而脚踩江流,立于水中,如闲庭信步;最令人赞叹的是时而平躺水面,一动不动,仰望天空,顺着江水自由漂流。他几次想学毛泽东的几个动作而没有成功。艺高人胆大。毛泽东游泳喜欢到激流波浪中搏击,勇于挑战大江大海。据相关资料记载,毛泽东一生曾游过长江、湘江、珠江、邕江、赣江、钱塘江、北戴河等著名江河湖海。这其中,横渡长江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据《毛泽东年谱》记载,毛泽东从1956年至1966年的十年间,先后14次畅游长江。毛泽东把挑战大江大河,不仅看作是锻炼身体,而且是锻炼意志。他在讲话、诗文中常有涉及游泳的话题。他主张游泳不要总在室内游泳池,应该到江河湖海里锻炼。他谈游泳,常常是借机抒发一种政治情怀和哲理。例如,早在1925年写的《沁园春·长沙》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讲的虽然是当年一群青年学生游泳的壮观景致,实际是一种理念和哲理。毛泽东1954年创作的《浪淘沙·北戴河》,也是一首同游泳有关的词,但也不是专写游泳后的闲情逸致。同样,这首《水调歌头·游泳》自然也不能单单解读为一般意义上的仅仅写游泳。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