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对毛主席关于世界大战的判断一直存在误解

2023-11-09 2236 1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北航老胡之闲话公众号

  现在,大约70岁以上的人们,对于当年“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还是都有一些记忆的。在六十年代末一直到七十年代初,我们的报纸上还把这句口号公布在毛主席语录,或者最高指示的栏目里发表。

  不过,据对有关资料的查阅,发现这句话并不是毛主席说的,至少不是毛主席直接说出来,或者写出来的。这里的情况有点复杂,需要做一个较为详细的梳理。

  1965年6月16日,毛主席在杭州汪庄召开会议,听取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谷牧副总理对三线建设的汇报。在余秋里谈到这次三五计划的方针中把加强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的时候,会上有人提出这是不是违反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违反了农轻重安排原则时,毛主席说,是要违反一下。不违反一下怎么行哩!在余秋里说我们理解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长期的,在一定时期内要具体化,要有所侧重时,毛主席说,对嘛!是倒过来了。

  毛主席针对三五计划的投资规模强调指出,一千零八十亿元的建设规模是大了,留的余地太少了。一九七0年那些指标不要搞那么多,粮食四千八百亿斤能达到吗? 要考虑来个大灾或者大打起来怎么办。你这个数字压不下来,就压不下那些冒进分子的瞎指挥。我看大家想多搞,你们也想多搞,向老百姓征税征粮,多了会闹翻,不行的。这是个原则问题。要根据客观可能办事,绝不能超过客观可能,按客观可能还要留有余地。留有余地要大,不要太小。要留有余地在老百姓那里,对老百姓不能搞得太紧。总而言之,第一是老百姓,不能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计划要考虑这三个因素,脱离老百姓毫无出路,搞那么多就会脱离老百姓。

  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指出,制定国家发展计划,要考虑到老百姓,为老百姓着想;还要考虑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要考虑发生灾荒的可能性。意思是计划指标不能太高,一定要留有余地。

  1965年8月23日,周恩来总理在国务院第158次全体会议上说,提出要我们注意三句话,注意战争,注意灾荒,注意一切为人民。这三句话,我想合在一起顺嘴点,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

  毛主席讲的是,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时候,第一要注意老百姓,第二要注意战争,第三要注意灾荒。周总理认为这也是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在今后工作中所需要注意的重点,于是就浓缩为备战、备荒、为人民。

  或许周总理是从政府工作层面上来考虑问题的。但至少从这段历史中,我们看到,毛主席并没有直接讲出备战备荒为人民这样的口号。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