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萧子升的一次“行乞”游学

2024-06-11 512 0
作者: 纪汝凡 李振超 来源: 党史博采

  1917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毛泽东与好友萧子升相约进行了一次历时一月有余的游学,这是毛泽东求学期间耗时最长、成效最好的一次调查研究。他们走过田间地垄、商镇小村,访遍乡贤商户、农民挑夫,真实地感受了中国基层的乡情民意,对中国的前途有了更为深切的思考。

  一、竹杖草履游学路,诗文佳对解肚忧

  毛泽东认为一个人学识的提高不能仅仅靠读书,还要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他在读书笔记《讲堂录》中记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在这一思想的驱动下,毛泽东多次离开闭门求学的校园,到民间游历,看访国情何在,探寻青年何为。

  1917年的暑假,毛泽东在《民报》上看到一篇关于两个学生徒步漫游全国,一直到达西康的报道,很受启发。于是,他与已从湖南一师毕业、正在楚怡小学教书的好友萧子升相约,各自仅带一把雨伞和文房四宝,剃成光头,穿着褴褛,赤脚草鞋,从长沙楚怡学校出发,遍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城乡,进行了一次“行乞”游学。这期间,他们既观民生百态,又览名山胜水,感受了民间疾苦,增长了学识眼界。

  当时的毛泽东、萧子升同许多有抱负的青年学生一样,志向高远,但钱包微薄。为了解决路上的吃饭问题,他们每到一处,遇上学校、商店或住户,就写一副对联送去,接受一点馈赠。这一段游学之旅,毛泽东曾委婉地说:“所到之处,受到农民友善的欢迎和款待。”但当时既不是年关,也不逢节日,很多人都对抄写之事兴趣不大,所以想“以字换饭”,并非易事。还好俩人诗文俱佳,一路凭借才气,才不至于肚中空空。

  有一次,他们打听到附近有一个归隐故里的翰林刘氏,尤好诗文,远近皆知。萧子升就说道:“润之,刘先生就是我们今天的幕主了!我们要攻克他。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写一首好诗送给他,来表达我们素仰大才、想要拜访的目的。”毛泽东认为这是个好主意,说不定既能得到餐饭招待,又能请翰林指点文墨。于是俩人开始构思诗作,毛泽东先吟出首句“翻山渡水之名郡”,萧子升附和下句“竹杖草履谒学尊”,道出了此行拜访的意图。而后萧子升又写“途见白云如晶海”,毛泽东略为沉吟,给出尾句“沾衣晨露浸饿身”。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刘翰林这位“学尊”不与官场俗流为伍、甘作“白云”归隐家中的赞赏,又委婉表示了俩人腹中空空的窘迫处境,堪称巧妙。刘翰林看过诗后赶忙将他们引入家中,茶饭招待,三人遍谈经文史集,引为莫逆。临走时,刘翰林还拿出四十铜板赠予俩人,表达心意。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