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如何评价窃国大盗袁世凯的

2024-06-07 1935 0
作者: 李豫 来源: 红歌会网

  1916年6月6日,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讨伐声中死去了。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袁寨村人。1912年2月,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迫使清政府取消了皇族内阁,由他出任内阁总理大臣。

  当时,毛泽东投笔从戎,正在湖南新军中当兵,所在部队准备起兵反对清政府、反对袁世凯的时候,孙中山却与袁世凯达成协议,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满清皇帝溥仪也退位了。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毛泽东以为天下已定,革命已经结束了,便退出军队,继续求学深造。

  1915年5月7日下午3时,日本政府向袁世凯发出最后通牒,在5月9日下午6时之前的48小时内,答复他们早在1915年1月18日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趁袁世凯想当皇帝之机,向他抛出的诱饵,以解决中日“悬案”为名,提出的旨在独霸中国、灭亡中国的秘密条约。

  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帝国主义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在5月9日答复中,除了“二十一条”第五号(7条)外,其它的要求全部接受了。

  袁世凯这一卖国的消息一经传到湖南,湖南一师的师生们无不义愤填膺,他们为了揭露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的修正案,集资编印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几篇文章和资料,题目叫《明耻篇》。毛泽东仔细阅读了这些文章和资料。他在封面上写道:“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他又在《明耻篇》卷首《感言》篇里批注道:“此文为第一师范学校教习石润山先生作。先生名广权,宝庆人。当中日交涉之倾,举校愤激,先生尤痛慨,至辍寝忘食,同学等爰集资刊印此篇,先生则为序其端而编次之,云云。”

  他还在《明耻篇》那些文章和资料中的许多地方加了圈点和着重号,并作了批注,在不少地方写着:“此文作得好!”“说得痛快!”等等。

  从1915年夏季开始,毛泽东参与组织了第一师范进步师生开展反日、反袁斗争。他团结进步师生,公开进行反袁演说,写文章,和帝制派劝进的丑恶行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杨怀中、徐特立等先生也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参加了反袁斗争。先生们一起写信,斥责了一位鼓吹帝制的教师,扫除了在校内宣传帝制的邪气。

  1915年冬,毛泽东以学友会的名义,将昔日保皇派中的汤化龙、康有为、梁启超3人有关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言论编印成册。毛泽东知道萧子升的书法比较好,就给他写了一封信,请他为这本书题写书名。

  但是袁世凯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于1915年12月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袁世凯的称帝遭到全国反对,云南、贵州、广西相继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