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我们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毛泽东谈屈原

2024-06-11 637 0
作者: 丁毅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毛泽东一生嗜好读书,《楚辞》是他最喜欢读的古籍之一,而其中屈原的作品更是他常读的。毛泽东一生多次谈到屈原。

  毛泽东初读屈原作品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1913年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次年合并到第一师范)读书时。根据之一,是毛泽东在这一阶段学习期间留有课堂笔记《讲堂录》,在这本笔记前11页手抄了《离骚》、《九歌》全文。不过,笔者总觉得以楷书手抄《离骚》至少要花两三个小时,这显非课堂上老师让抄的,《讲堂录》中也不见老师讲屈原的一点痕迹,所以抄写这些完全是出自个人爱好。笔者推测,毛泽东解读屈原当更早,或许就在家乡韶山读书之时。韶山文化积淀深厚、诗风颇浓,毛氏宗祠墙壁上画有舜的二妃娥皇、女英事迹的图像,这些人物都在屈原作品中出现过。毛泽东从小耳濡目染,当碰到《楚辞》有关描写时,不会感到神秘莫测而是亲切有趣。再说,毛泽东在塾师毛宇居指导下已读过更为古奥的《左传》,读屈原这些作品不会有太大的文字障碍。

2.jpg

  【1913年毛泽东手抄《离骚》墨迹】

  长沙读书时的毛泽东对《离骚》已有独到的见解。据罗章龙《椿园载记》,1915年9月罗见到毛泽东发出的“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两人约定在定王台湖南省立图书馆晤面,他们所谈内容涉及很广,其中包括对《离骚》颇感兴趣,并主张对《离骚》赋予新评价。1918年春,罗章龙赴日本留学,毛泽东写古风《送纵宇一郎东行》送别,诗有“年少峥嵘屈贾才”句,屈原、贾谊并称,可以看出屈原已成为那批同学少年学习的榜样。

3.jpg

  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在《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一书中说,1949年毛泽东率代表团赴苏联访问期间,他任苏方翻译。一次,毛泽东与他大谈中国古典文学,在谈到屈原时毛泽东曾发了一段较长的议论,其中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这当是毛泽东对屈原最高、最全面的评价!把自己看作屈原“生命长存的见证人”,崇拜程度真是有点至高无上了。令人深思的是,毛泽东为什么此时大谈屈原,这披露出毛泽东怎样的情怀呢?这要从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来分析。

  处于摇篮时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重重困难,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只能与苏联站在一边,争取苏联的支持和援助。而苏联领导人此时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还心有疑云,还存有某种程度的大国沙文主义作风。因此,心情复杂的毛泽东在谈到屈原时格外动情,民族自信与自尊的情绪也油然而起,进而以屈原传人自励与自许。这里所展示的是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

查看余下5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