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读书有诀窍!在他身边工作了十几年的图书管理员发话了!

2022-08-04 1064 0
作者: 重读老旧书 来源: 重读老旧书

  很多人读书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不知道该怎样读书,不知道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怎么解决这些疑问呢?很简单,向那些成功的人、伟大的人学习。

  今天向大家推荐一本《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微店购买

  这本书的作者们是毛主席生前的图书管理员,像逄先知、龚育之、田松年、徐中远等人,所以从一个旁观者去描述,会更加的引人入胜。

  以前别人问我的爱好是什么,我说是看书学习。但直到今天我读了这一本书以后,才深切地知道什么叫读书和学习。

  这本书最开端就说:毛泽东从幼年起,就勤奋好学,酷爱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读书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为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常常废寝忘食地阅读着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

  毛泽东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读书的效率也很高,他有过人的精力和惊人的记忆力,加上深厚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读得快记得牢,理解得深;毛泽东给人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不论读一本书看一篇文章,还是同别人讲话,他能迅速而又准确地抓住要点,抓住问题的实质。

  当时,他还提出了这样一个读书要求:每人每本用心读三遍,随读随想,加以分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说得不正确的或者不大正确或者模糊印象,作者对于所要说的问题,在某些点上,自己并不甚清楚的,就要联系实际去读书,使得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指导实际的工作。

  以上来自于我的摘抄,以及一点点的整理,我没有对它进行其他的一些质疑或者深度的思考,有时自己的内心过得比较痛苦,尤其不知道要怎么办的时候,带着问题来读一读忽然间又有了新的启示。

  毛泽东的读书习惯几乎渗透到他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或者探讨一个问题,或者参观了一个展览会,或者得悉科学技术上有什么新的重大发展,以至看了一出戏,往往都要查阅有关书籍,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一九五八年,刘少奇曾以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一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作为古代官吏禁带家属的例证。毛泽东觉得不妥,为查明此事,不仅翻阅了《全唐诗话》等书,还特地查阅了《旧唐书.列传》的贺知章传,发现贺传中并无不带家属的记载。

  毛泽东随即写信给刘少奇,陈述自己的看法,并送去载有贺传的那本《旧唐书》。

  这是逄先知在书中写的一个关于毛主席读书学习态度的故事,我自己看了之后,也是觉得特别的有启发。跟党内有文化的领导人在这样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他也能扎扎实实地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真的是让人佩服。

查看余下3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