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临终前还在读的一本书,我们找到啦,推荐给大家!

2022-08-26 1391 0
作者: 重读老旧书 来源: 重读老旧书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容斋随笔》,它是毛主席一生爱不释手的一本书。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微店购买

  1976年8月26日,毛主席因为年老体衰,重病在床,早已是卧床不起。当晚,他仍让工作人员借来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阅读。根据当时为毛主席管理图书的徐中远的记载,毛主席要的最后一本书是《容斋随笔》,这是他一生中比较喜欢读的一部有较高价值的笔记书。

  9月8日,弥留之际的毛主席反复陷入昏迷状态,但每当清醒过来,他还是要书看。这天,据统计,毛主席先后看文件、看书11次,共计2小时50分钟。这位伟人,几乎是在他的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了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

  这部书究竟有何来头呢?里头可有一番故事啦!

  淳熙十四年(1187年)八月盛夏,南宋都城临安。翰林学士洪迈,正在皇宫内陪侍着一代名君宋孝宗赵昚(shen,第四声)议事闲聊,天南地北地谈着,宋孝宗忽然谈到:“近来看到一本什么斋随笔!”

  洪迈惊喜交加,恭恭敬敬地回答:“那就是臣所著的《容斋随笔》!唉,没有什么可看的。”

  “很有好的议论”宋孝宗作出了赞赏的结论。

  洪迈连忙起身,叩拜感谢皇帝的夸奖。回家后打听一番,原来这部书在婺州刻印出版后,商人们贩运到临安的书店,被宦官买到一部带入皇宫,遂受到宋孝宗的青睐。

  在古代,知识分子所写的书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御览”,并当面予以表扬,还有什么比这更光荣的呢!受此激励,洪迈陆续推出了《容斋续笔》、《三笔》......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人,字景卢,号容斋,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哥哥洪适,都是著名的学者、官员,洪适官至宰相。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洪迈以博学宏词科中进士,先后在地方作过知州,在朝廷作过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同修国史、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在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度过了79年的一生。

  他学识渊博,著述极多,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志坚》、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笔记《容斋随笔》等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作。

  作为一个勤奋博学的士大夫,洪迈一生涉猎了大量书籍,并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读书之际,每有心得,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集40余年的成果,形成了《容斋随笔》5集,凡74卷。

  积40多年的时间写成一部巨著,应该说是不多见的。之所以历时长久,主要是由其笔记体这一性质所决定的。显然,必须费时读千百部书,才能积腋成裘。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