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文化,自由无从谈起
亲爱的朋友们:
三大洲社会研究所向您问好。
2002年,古巴总统菲德尔·卡斯特罗前往古巴国家芭蕾舞学校,宣布第18届哈瓦那国际芭蕾舞节开幕。该校于1948年由“芭蕾舞女一号”艾丽西亚·阿隆索(1920-2019年)创办,之后遭遇资金困难,直到古巴革命认为芭蕾舞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必须向人人开放,因此应由社会资助。2002年当天,卡斯特罗在芭蕾舞学校回忆道,1960年举办的首届芭蕾舞节“即使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当重大危险和威胁笼罩全国时,也坚持着古巴的文化使命、身份、民族性。”
与众多文化形式一样,芭蕾舞也曾脱离了群众的参与和欣赏。为了体现促进人类尊严的决心,古巴革命希望让这一艺术实践回归人民。为了在一个受到残酷殖民压迫的国家取得革命胜利,新的革命进程必须兼顾国家主权和人民尊严的建设。这一双重任务就是民族解放工作。卡斯特罗说:“离开文化,自由无从谈起。”
《琐事研讨会》恩里克·塔巴拉(厄瓜多尔)作于1982年
在许多语言里,“文化”一词至少有两种含义。在资产阶级社会,文化的含义已变成了精品和高雅艺术。作为统治阶级的一种财产,这种文化通过礼仪传播和高等教育得以传承。文化的第二种含义是某一共同体(从部落到国家)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信仰和行为。比如,古巴革命对芭蕾舞和古典音乐进行大众化,是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到文化进行社会化的举措之一。而且,古巴革命进程致力于保护古巴人民的文化遗产免受殖民主义文化的毒害。准确地说,“保护”并不代表全盘摒弃殖民者的文化,因为这会让本该享受一切艺术形式的人民被迫过上一种狭隘的生活。比如古巴革命就接受了篮球运动,尽管它源于美国,一个60年来百般打压古巴的国家。
因此,社会主义的文化方针应包括四个方面:对高雅文化进行大众化;保护前殖民地人民的文化遗产;提高基本文化素养;对来自殖民国的文化形式进行本地化。
《无题》(未完成)维奥莱塔·帕拉(智利)作于1966年
2022年7月,我围绕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去殖民化的十个命题,在古巴的“美洲之家”(Casa de las Américas)发表了演讲。这是哈瓦那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机构,生动即时地展现了从智利到墨西哥的文化进展。几天后,“美洲之家”负责人、前文化部长阿贝尔·普列托在那里召集研讨会,讨论了其中一些议题,主要是古巴社会如何抵制帝国主义文化形式的冲击和种族主义、男权制的毒害。这一讨论引发了关于《反对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国家方案》(由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总统于2019年11月宣布)进展、2022年家庭法公投进展(注:9月25日公投已通过)的一系列思考。这两项进展都有能力在反殖民的方向上改变古巴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