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专用!前三十年历史课本里没有“南京大屠杀”?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引用一位“学者”(比照宋某一“老师”旧例),在他的书中的几段话:
“可以说,中国人直到1984年,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前后,才开始广泛持续地宣传了解南京大屠杀。新中国成立初期,出于现实政治需要,很长时间并没有宣传南京大屠杀,以致无人知晓。”
下面那套陈词滥调,您就更熟悉的配方味道了,什么“极‘口’思潮的影响,在‘以口口斗争为纲’的特殊时代”,还有“口卫口”的破坏……
真的如此吗?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这样呢?我都有点义愤填膺了啊!
正好看到一篇文章,内容跟前面的完全满拧,里面提到了:
“人们一直没有遗忘南京大屠杀的教育和传承。新中国伊始,南京大屠杀历史就开始出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如1959年版的北京市初级中学试用课本《中国历史》教学资料参考第三册,1960年人教版的高级中学课本《中国现代史》中,均有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在江苏地方教材中,还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老奶奶的历史故事等生动形象的描述。”
——朱成山著,《激战倒春寒:反对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史斗争纪实》,南京出版社,2018年4月,第143页。
这怎么还跟我那么多年,听到的那么多专家、学者和老师说的不一样呢?是不是这位在撒谎,在胡说呢?我该信谁呢?
于是我找来1959年,北京出版社,北京市教育局中小学教材编审处编的,北京市初级中学试用课本《中国历史》教学资料参考第三册。发现还真有,可见于第三编《抗日战争》 第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即第110页的内容:
“(日)日寇在南京杀人罪行
‘据首都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调查结果,我惨死同胞约三十万人。据谷寿夫判决书:我军民被敌集体射杀者十九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收埋者十五万余具,被害总数在三十万以上。’”
所以怎么能说前三十年的历史课本里,没有“南京大屠杀”呢?
不过问题来了,有人会说:你贴的这个不算,因为那是历史教学的参考书,不是正式课本!
那好,我就再放一本,196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中国现代史》,第57页:
“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接着,三路进攻南京。国民党军队十五万人,不主动出击,一经包围,就仓皇退却。12月13日,南京陷入敌手。在南京,日本侵略军对和平居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淫掠,一个多月里,被害的和平居民不下三十万人。”
而且,我还发现,比1960年版还早的195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 第四册 (高级中学三年级第二学期适用)》的第40页,也是同样的内容,一字不差。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