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杀胡百万,背后是失败的统一战线
1
冉闵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赵国大将,而赵国的开国皇帝是石勒,那我们就从石勒说起吧。
后世都说石勒是起点最低的奴隶皇帝,其实不是。
石勒是上党武乡县(山西长治武乡县)的羯人,祖上世代都是部落小帅,相当于现在的世袭镇长家族,用晋朝的标准衡量,那也是有地位和兵马的地方豪强家族,比奴隶和寒门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石勒之所以做过奴隶,是因为并州出现饥荒,镇守并州的东赢公司马腾,要捕捉并州的胡人贩卖到其他地方,换取粮食和物资来供养军队。
就这样,石勒被贩卖到茌平县(山东聊城)做奴隶,打上了奴隶的标签。
自从被贩卖之后,石勒便不再顾及家族身份,在战乱数年流民遍地的河北地区,先后追随义军领袖汲桑、公师藩、匈奴刘渊征战,公元309年,36岁的石勒已经拥兵十余万,被刘渊任命为安东大将军。
也正是在这一年,石勒把招揽到的文人名士收拢起来,成立“君子营”,并从中选拔出顶级谋士张宾,组建了一套文臣班子,和夔安、孔苌、支雄、桃豹等武将做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文武相济的石勒,开始鹰扬河朔。
此后几年,石勒始终在邺城、常山、洛阳、南阳之间流动作战,机动性非常强。
公元311年,东海王司马越病逝,太尉王衍带着司马越的灵柩、晋朝宗室、公卿百官以及十几万军队回东海国,准备趁机迁都江南,石勒立即追到陈留郡苦县,“纵骑围而射之,将士十余万人相践如山,无一人得免”,杀的干干净净。
石勒消灭了晋朝最后的有生力量,成为灭亡晋朝的最大功臣,随后汉国的刘曜和王弥围攻洛阳,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原本石勒准备在江汉流域建设根据地,慢慢脱离匈奴汉国,但谋士张宾说:“江汉四面受敌,不是做根据地的最佳地方,河北有大山大河做屏障,如果能经营河北,则天下无处将军之右者。”
正好石勒的军中爆发瘟疫,士兵们死了一大半,石勒便驱兵北归攻占襄国,并派兵征讨冀州郡县,匈奴汉国只能承认既定事实,封石勒为都督冀、幽、并、营四州诸军事、冀州牧、上党公。
从西汉末年开始,冀州的战略价值就非常重要。
冀州统治河北平原,经济繁荣物产丰富,能给乱世枭雄们提供人力物力。而北方的幽州靠近塞外,能提供骑兵和马匹,西方的并州有太行山脉,可做冀州的天然屏障,东方的青州和兖州有泰山,可做南下江淮平原的战略支点。
以冀州为核心建立的完整地理板块,就是华北平原、山河四省。
所以袁绍夺取冀州,便发展成汉末最大的诸侯,曹操亲自兼任冀州牧,逐渐建立起魏国的基本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