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斯诺是怎样进入陕北的
上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是采访陕北革命根据地所有外国记者中的第一人。当时,陕北处在国民党军铁桶般的重重包围之中,埃德加·斯诺一个外国记者,又是特别引人注目的洋人,他是怎样冲破层层封锁,冒着生命危险,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陕北的呢?
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困家庭。他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以后他开始毕生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在堪萨斯城的《星报》和纽约的《太阳报》崭露头角。1928年,在中国大革命陷入低潮的时候,他来到了中国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1930年以后,他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古、台湾以及日本、朝鲜等地。他在中国西南各省作长时间的奔波,徒步经过云南省西部,到达缅甸和印度,访问了甘地和其他印度革命领袖。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斯诺在上海目睹了1932年的淞沪抗战和1933年的热河抗战。在这以后,他在北平燕京大学担任新闻系教授两年,同时还学习了中文。在这一时期,他认识了美国著名的进步新闻记者史沫特莱,还和鲁迅、宋庆龄以及一些中共地下党员有所接触。
斯诺来中国几年里,他耳闻了许多关于“红色中国”的途说和疑问,脑海中思考着:共产党是否真的像“南京政府”所说的“流寇”呢?为什么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冒着被处决的生命危险参加红军呢?斯诺抱着“寻找东方魅力”的心思,他认定在自己记者生涯和当时世界上,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更大的疑问了,在这样一个未知疑问的思考中,萌生了去这块未知地实际采访的想法,实际走一趟,把那里的真实情况揭示出来公诸于世,让人们了解那里的真实情况。然而要去那里进行实情采访工作,在当时环境下谈何容易啊?“红色中国”被国民党军铁桶般地重重包着,怎么能进得去呢?于是这一问题时常在他的脑海中思考着。一天,斯诺决定向一个他深深爱戴着的中国人——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求助,他主意拿定后,便于1936年4月底赶赴上海。
1936年5月,斯诺来到上海宋庆龄的住所,宋庆龄听完斯诺道明来意后,接受了这位异国他乡朋友的热情求助,通过设在外国友人艾黎处的秘密电台转达陕北。毛泽东作出决策,同意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作如实报道,并委托宋庆龄同时找一位高明的外国医生同来陕北,以改进根据地的医疗水平。5月中旬,宋庆龄把埃德加·斯诺约来上海自己的住所,转达陕北中共欢迎他去陕北的喜讯,告诉他回北平接到中共的介绍信后即可出发,到西安后入住西京招待所,等候姓王的牧师前来接头。埃德加·斯诺回北平后约半月,就收到了北平地下党徐冰送来的介绍信。那是经宋庆龄联络,由中共北方局书记刘少奇指示,中共北方局组织部用隐形墨水开出的。1936年6月3日深夜,埃德加·斯诺登上了西去的火车,开始了他记者生涯中神秘的“红色中国”之行。按宋庆龄叮嘱到郑州下车,与他的美国同乡马海德医生会面后,换乘陇海线直达西安的火车,到西安后入住西京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