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中国人民吃饱饭的原因是什么?


  头条上有这样的话题邀请:中国人民吃饱饭的原因是分田单干吗?

  我的回答:不是。

  如果分田单干可以吃饱饭,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农民单干的生产方式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早就吃饱了饭,怎么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革命呢?如果分田单干可以吃饱饭,怎么会有共产党的产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如果分田单干能够让中国人民吃饱饭,那建国之后进行了土改之后,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大家都有巨大的积极性,早已经解决了吃饭问题,也就不再需要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发展集体经济,更不会有后来的人民公社!

  有人说,人民公社搞了二十多年吃不饱饭,还不是在1982年之后分田单干之后一下子吃饱了饭?

  其实在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之后,经历了前三年波折之后,安徽省曾经也试行过包产到户的个体生产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因而还是走集体化的发展道路。

  但是,为什么人民公社开始时的分田单干没有解决吃饭问题,而到了1982年之后分户单干之后就可以吃饱饭呢?

  这是因为在1962年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调整之后,人民公社进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使我国农业生产实现了从原始的生产方式到现代生产方式的阶段性转变:

  1.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整体性优势,使农村很快通了电,具备了展开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的条件;

  2.人民公社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化的基础工程,形成了普遍的灌排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状况;

  3.人民公社进行了大量的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把大量的中低产田改造成为了中高产田,并且大量地进行了荒地的开垦,增加了耕地面积;

  4.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实现了农田管理和种植的科学化,从而提高了农业的投入产出水平;

  5.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良种的培育和推广,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亩产水平。

  6.农村教育体制的建立和人民公社科学种田技术的推广等,使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为逐步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我国粮食产量从1964年开始起,就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上升通道,而且从前期到后期表现出加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对于大集体时期为什么会发生吃不饱饭的问题,许多人着眼于集体经营与单干的优劣进行比较,却完全忽略了一个重大的、根本性的原因,那就是人口增长的原因。

  1956年我国人口是6.27亿,而到1979年我国人口是9.75亿,人口增加了3.48亿,人口增长了55.5%。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