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浪花造就英雄——评《三国演义》开场词


  浪花造就英雄

  ——评《三国演义》开场词

  郝贵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这是《三国演义》开头一段著名的开场词,它不是罗贯中所做,而是约其晚150多年的后人杨慎为其《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写的开场词,后来清初的毛宗冈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人们大多对该词评价较高,称“该词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在感受沧凉悲壮的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词中高远意境就在这宁静的气氛中反射出来。”还有的说:“全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这首《临江仙》,将人之生命形态演绎得淋漓尽致,大气磅礴!这时,生命已付诸于流水,付诸于浊酒。一切的功利或者其它都失重、失去意义!只有‘笑谈’,才臻至于生命的‘本真’。”

  笔者以往也读过该词,但当时对于有关诗词知识几乎等于零,因而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准未独立思考过,只是简单接受他人的评价。近日对诗词有关知识发生兴趣,读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想到这段词。再认真阅读,发现其思想内容上折射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是错误的。就世界观来说,其把整个世界看作静止的,即使有运动,也只是没有前进上升的循环往复运动。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就历史观来说,其从自然界永恒不变推导到人类社会历史也是如此,由此再否认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是非、善恶、美丑对立斗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更否定推动历史发展前进的英雄人物的历史价值,如“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该词从错误的世界观、历史观必然导出错误的人生观。其赞扬“白发渔樵”,实质是赞扬其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斗争之外,是非、美丑、善恶不分,以纯粹所谓客观态度“惯看”之,正如鲁迅所说的那种现实生活中的“看客”角色。无论外界如何“刀光剑影”、“鼓角铮鸣”,我自超然处之,“一壶浊酒喜相逢”,甚至把影响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业绩当作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话佐料嘲笑之。如果按照这种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思维方式选择做人的标准,当外来侵略者铁蹄踏进国土大门烧杀枪掠同胞时,当强权者、统治者和各种恶势力把刀子架在人民群众的脖子上时,当各种错误思潮和丑恶现象猖獗、泛滥之时,当匪徒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时……,其采取的不就是袖手旁观、明哲保身、避而远之、追求个人或家庭苟安生活的态度吗?这与鲁迅所描绘的那种当看到自己的同胞被外国人绞杀时表现出来的麻木不仁态度有区别吗?与《药》中拿烈士的鲜血蘸馒头做药引子的华老栓有区别吗?同时这也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中一切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且做出巨大贡献甚至生命的英雄人物、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亵渎和根本否定吗?应该说,不仅历史上存在这种人物,即使今天也大有人在。

查看余下7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