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重看《潜伏》:当心被植入的记忆


  “因此,毫不奇怪,在《潜伏》中,李涯和余则成比肩而立,同样获得了观众普遍认同,成了双男主。”

 

图片

  01

  —

  前两天,有朋友给我传来一张截图(见上图),并写下这样一段留言——

  “今天看到这个评论,感到十分扎心。我就看过《潜伏》,对余则成和翠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充满了敬仰之情。怎么这些评论说余则成被‘信仰’榨干了最有一丝价值。十分痛恨这些反动的家伙们的评论。”

  这位朋友感到“扎心”,可以理解。但截图中的结论,我亦觉得毫不奇怪,因为这正是电视剧《潜伏》所有意无意暗示的,截图文字的作者只不过是用一种直白的方式将其表述出来罢了。

图片

  《潜伏》是2008年播出的,很快就产生了轰动效应。

  我看到这部电视剧,已经是一年多以后了。记得是回老家过年,在小街上散步时路过一家音像店,老板热诚地向我推销《潜伏》VCD。我在笔记本电脑上播放后,立刻就有放不下的感觉,连春晚都不想看了.

  因为《潜伏》,又看了前苏联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1973)以及朝鲜的《无名英雄》(1978),发现许多细节与反转,多有相互致敬之处,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图片

  《潜伏》无疑是一部相当优秀的电视剧。其中最令人心潮澎湃的细节,是左蓝牺牲后,余则成为了排遣心中的痛苦,反复诵读《为人民服务》的桥段。

  在我的印象中,这似乎是“新时期”以来,第一次在影视作品中正面表现《为人民服务》这一旷世名篇。在此之前,观众只能在伤痕影视剧中,看到为渲染“极左”、“疯狂”的氛围,在背景中放置若干词句作为标语。

  虽则如此,《潜伏》毕竟是诞生在自由派“公知”重写历史,在许多问题上积非成是,并且没有得到认真清理的浓厚氛围中,剧中的可议之处也很多。

  比如,余则成的上级,秘密联络站的秋掌柜,在接待交通员时,关心地问了一句:“家里(即延安)的情况怎么样?”

  交通员说:“抢救运动已经停止了,大嫂也解除审查,恢复工作了。”

  简单一句话,就抹黑了延安整风。

  延安整风中出现过抢救运动,但抢救运动绝不等于延安整风。

  延安整风的伟大意义,这里就不展开了。简言之,通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转折终于完成,全党空前团结,在整风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先后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图片

  《潜伏》在这里使用的是一种“腹语术”,通过这样一组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就给观众造成一种延安发生“内乱”,“自己人迫害自己人”的印象。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