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美国,在中国的大银幕上脱魅——评《唐探1900》(之一)


  “几十年如一日地美化美国,导致相当一部分国人,尤其是文化精英,在精神上被美国PUA,乃至自认贱民,主动依附。”

  作者|郭松民

  01

  —

  据预测,《哪吒2》的终极票房将达到146亿人民币,这无疑是一个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同时也意味着,《哪吒2》的确和某种强烈的社会情绪形成了共振。而在我看来,这种情绪,就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哪吒2》的大受欢迎,曲折地折射了人们试图通过向家庭、师徒关系等等的回归,来获得安全感,并摆脱自己在社会上所陷入的各种困境。

图片

  但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当社会重新赋予父权,乃至种种裙带关系所提供的支持以道义、情感上的合法性、正当性时,社会的游戏规则并不会变得更公平,或者对青年更有利,新的门阀、“县城婆罗门”乃至“周公子”之类,也会同时获得道义、情感上的合法性、正当性,成为人们习焉不察的巨大存在,却使寒门青年实现阶层跃升的愿望变得更加渺茫。

  所以,春节档的几部热门电影,如果一定要排序的话,我倒宁愿把《唐人街探案1900》排在第一名,尽管我对陈思诚去年的《解密》有严厉批评【点击阅读】

图片

  把《解密》和《唐探1900》做一个比较,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即中国的主流电影导演(不仅是陈思诚),一旦要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革命,他们的镜头就变得躲躲闪闪、黑暗压抑,似乎随时可能发生不幸事件,但如果要他们表现旧民主主义革命,包括“国军抗战”之类,他们的镜头语言就变得流畅、明亮,甚至荡气回肠。《唐探1900》中,小岳岳的一句“救中国”,就令不少观众落了泪。

  说到底,这还是一种情感认同的表现吧?我发现,情感才是最诚实的东西。

  02

  —

  为什么这次比较推崇“唐探”呢?

  理由有两点:

  第一,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片,“唐探”可谓中规中矩,起承转合相当完整,讲了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

  导演愿意讲故事,就意味着他还是愿意同观众对话的,故事讲得越耐心,越合情合理,意味着对观众越尊重。很多导演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根本不愿意好好讲故事,或随便塞给观众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然后直接对观众宣讲他的理念,如陆川所做的那样

图片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唐探1900》完成了一个讲述美国的“范式”的转变,即把美国从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一样的所在,还原为其真实面目: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

  这个转变极其重要。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进程。

查看余下3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