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劝年轻人不要躺平继续卷,青年回应:你懂内卷和努力的区别吗?

2024-06-25 2777 1
作者: 飞白 来源: 食物天地人

  导 语

  昨日,北大知名教授在视频中建议年轻人不要躺平继续卷,“只有卷,你才能成功。没有别的选择,在卷的过程中,只要你心态平和下来,你会卷出乐趣来”。此番劝导一出,网友纷纷表示,“对精英层感到失望”,“卷,意思就是继续做牛马,还要做一只吃草少,干活多的牛马。没有意义”。更有网友提议,“教授,麻烦你下来跟我一起卷,我们一起体验下与时俱进的幸福归属感……”

  青年们不买教授的账,不愿意再接受内卷、满足内卷、崇拜内卷!在内卷和躺平之外,难道没有第三条路可选?今天的这篇青年来信,恰恰回应了这一问题。当资本塑造的意识形态新神持续地贬损着所有劳动的价值,我们没有空间去释放内心的不平、愤恨或茫然,要么继续痛苦,要么继续犬儒。

  可是,我在这世上走一遭,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而做?该如何改造自己?为什么那群可爱的革命者们,那些可敬的先辈们会度过如此充实而幸福的一生?让我们带着当下的关切去寻找价值感的历史形态,或许会有一些希望,一点答案。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我是年轻人当中的一个。直到今天,我才不得不比较痛苦地直面那一组严峻的问题: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求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生图景的最终目的,除了让我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有一份喜欢且体面的工作,度过舒适的一生之外,还有其他选项吗?

  在本科时,我可以用对某一学科方向的兴趣掩盖这个问题。沉浸在规律的、按部就班的学习过程当中,我第一次得以体会持久、平静且自由的思想生活,这不能不说是快乐的。尤其是,在真切认识到这种求学的快乐之后,残存的高考竞争意识让我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研究生推免和考研的准备工作里去了。尽管曾经的好几个晚上,我都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心里的空虚,也能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理论、技巧和人文积累与日益分化、喧嚣却问题重重的世界之间有着越来越大的鸿沟,我依然掩盖着这组问题,不去想,或者尽量少地去想。

  内心深处的不安就像一阵又一阵或急或缓的海浪拍打着,冲刷着。岸边,作为舒适区界限的礁石终于被撼动了。到了最近,我发现所有搪塞的手段都远远不够了。读研之后要做什么呢?按部就班地工作、成家?那么工作、成家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在这世上走一遭,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而做?不定时地,这一组问题前所未有地严峻,一遍又一遍地出现,打断我的睡眠、思考、读书、实践……是真正的质问,之前从未直面过的质问。

  原来,象牙塔是旷野也是牢笼。书面知识的海洋是这个社会整体性结构链条的一环:如果不加反思,纯粹的学院生活就是把每个脑力劳动者异化、原子化的最大帮凶。这里与其他职业领域一起,把我们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价值体系掠夺得只剩下精致的利己主义。在一条漫长的赛道上,不停地打败对手,一路通关,然后拿到奖赏。扪心自问,这是我自懂事、上学以来,所有关于人生未来想象的底层逻辑。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