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夫:一声迟到40年的“道歉”
致敬当年在武汉治理黄孝河工程中挥洒过汗水的解放军官兵!
【作者(右)赠书《军需官日记》,时国艳、谭祎摄】
2023年12月8日,笔者正准备买高铁票回湘潭,突然收到一条发自老同学钟世松的微信留言:“你从海南回来了吗?我们明天到广州。”
我立即告诉老伴:我们得推迟回去了。老伴一头雾水:什么事那么重要?我告诉她:我的一位武汉高级后勤学校(军事经济学院)的同班同学两口子自驾游从成都过来,现在惠州,明天到广州,我必须尽个地主之谊。我们离开学校差不多40年了,还没有见过一次面,更重要的是这位同学曾经用泥巴砸过我的头,而且砸晕了。老婆一脸惊诧:还有这种事?那你还要请他吃饭?
我跟老伴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那是1983年11月28日,在武汉市治理黄孝河工地上,我们学校分组装运泥土,大家把预先切成块的泥土以接力方式装车。我们这一组3个人,我站中间,钟世松同学传给我,我传给权顺同学。这位钟同学表现很不严肃,经常把泥块当铁饼扔,在空中旋转几圈才到我手上,因此我批评过他好几次。但是他老毛病改了新毛病又来了,他只顾快,不看人,一个劲地往我这边扔,也不管你手空不空,因此经常甩到我身上。这时,上一层泥块搬完了,我见他正在扒开碎土翻底层的大泥块,趁这个间歇,我在脚跟前先扛上一块。谁知等我扛着一块泥土正要直身的时候,他那边已经飞过来一大块,我躲闪不及,只感觉左耳根到后脑勺一线被重重地挨了一下,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等我醒来,已经躺在了工地指挥部的床上……但是,我只休息了一会儿,又重新回到了战斗岗位……老婆听得一惊一乍的。
【解放军清淤黄孝河之一,图源网络】
12月9日晚上,在广州富盈酒家,我们老两口与钟同学夫妇见面了,“老同学,好想你啊!”我们两个老同学热烈拥抱,两个夫人就像狗仔队一样用手机拍个不停。
我说:“老同学,我没有忘记你用泥巴砸我的头!”钟同学很严肃认真地说:“那就请你接受我迟到了40年的真诚的道歉吧!”他说:当时真的把我吓坏了,急得四处奔跑找医生,特别是听医生说“可能导致脑震荡”,更让我觉得闯大祸了。
我送给他一本我的《军需官日记》,花城出版社出版,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我开玩笑说:“证据”都在里头了。大家笑翻了。
谈笑间,我们不由自主地共同回忆起那段热火朝天的战斗历程。
武汉市地势非常低洼,那个时候一下雨就泡水,武汉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我们学校大院也一样,经常淌着水去上课。1983年,武汉市下定决心治理市内排涝问题,而治理黄孝河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工程。武汉驻军积极响应武汉市的号召,主动承担起机场河1700米长最艰巨的清淤工程,我们学校曹静夫校长亲自动员,老学员停课6天、新学员停课14天,昼夜轮番作战……
【解放军清淤黄孝河之二,图源网络】
我说,说句实在话,我们军需二队的任务还不算最艰巨的,因为我们当时只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所以有些照顾。最艰巨的是军需三队的新学员,他们负责的是一段河底淤泥“黑色地段”,他们冒着初冬的寒冷站在齐膝盖深的黑乎乎、脏兮兮、臭烘烘的淤泥里,用脸盆和水桶舀淤泥装上翻斗车,然后从陡峭的河堤护坡拉上岸,很艰难,有的一辆斗车是“五马齐驱”……我很感动,写了一篇广播稿赞扬他们,标题是《红与黑》,被工地广播站采用了,还被学校政治部第二期“治河工地见闻”电影幻灯报道采用,其中有这样一句:“尽管他们浑身是黑乎乎的,但是他们的心是火红火红的,他们有一颗红色的心愿,这就是为武汉人民造福。”
钟同学说,我记得后来在学校俱乐部看电影时,还表扬你了。是的,我说,放映之前播发了“治河工地专题新闻第三期”幻灯,主要反映军需、财务两个系完成机场河主体工程的实况和综合报道。其中有我的一个镜头,是宣传处王师傅拍的,我正铲着一大锹土往汽车上扔,解说词是这样的:“军需二队三班班长肖志夫,头部被泥块砸伤,头晕眼花,仍然坚持带领全班积极完成任务。”另外,在机场河工地指挥部编发的施工简报中,还以快板书形式表扬了我们军需二队八个班长在劳动中模范带头的事迹,写我的一段是这样开头的:“三班长肖志夫,模范带头不含糊……”
钟同学说,我记得我们队有一位同学在工地上中暑了,而且就是武汉本地人,他是从“火炉”里长大的,居然也中暑了,所以印象特别深。这件事我最清楚,我给他纠正:那不是在黄孝河工地,而是在黄家湾水闸防洪堤工地,是1983年7月,我们学员队作为学校抗洪抢险第一梯队,奉命开赴武汉市黄家湾参加军民筑堤大会战。
【军民会战防洪大堤,图源网络】
这个水闸地处汉江防洪第二道防线,是武汉市积水排往汉江的“咽喉”部位。当时武汉关水位已经达到27.84米,创造有水情记录119年以来第三个高水位,洪水完全有可能突破第一防线,再冲开黄闸,淹没整个汉口。当时情况很危急,我们学校停课参战三昼夜,确保了在第二次洪峰到达前完成防洪工程建设。
我们与武汉市的工人阶级并肩战斗,他们高呼:“解放军支援我们来了!”给我们送来一箱箱汽水,后来黄闸工地指挥部还广播了表扬稿:“……高级后勤学校的指战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们全体工人永远学习。”
当时,气温高达38℃,很闷热,我们刘智民同学晕倒在黄家湾水闸筑堤工地上。我们赶紧把他送往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抢救,病情非常危险,十几个小时才苏醒过来,差点就“光荣牺牲”了。
后来,我奉队领导指示,前往医院采访刘智民中暑抢救情况。据了解,武汉市防汛指挥部给医院打了电话,医院迅速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抢救班子,院领导亲自挂帅;紧急辟出一间临时病房,采用降温帽、降温手套等设备进行降温,动用了心血管研究所新进口的最先进的医学仪器——心电监护仪和去颤器;市政一公司专门派出2名职工护理,昼夜值班,还买来鸡汤给病号喝;医务办公室张秋玲主任亲自在家里熬好排骨汤,送到病房;武汉市防汛总指挥长王杰同志亲自到医院看望小刘,并送来香蕉、桔子、雪梨罐头、麦乳精等营养品;市政总公司和一公司的领导也都到医院探望,并嘱咐医生:“要像对待作战前线下来的伤员一样,要特殊照顾。”内科主任教授沈迪表示:“他是在抗洪前线抢险救灾病倒的,现在交给我们,我们一定认真对待。”
由于医院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刘智民同学很快脱离了危险。通过这件事,我们看到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对人民解放军的无限热爱,体现了军民鱼水深情。
其实,钟同学是不需要道歉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武汉人民作贡献!而且,武汉人民也没有忘记咋们。据网搜,在现如今武汉黄孝河岸边,耸立着一组碑刻,是著名作家任蒙2012年9月所著《黄孝河记》,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今临黄孝河,两岸树木阴翳,长街小径,工程机械之铁臂铜爪仍上下忙碌,水景画廊的城市之梦不日可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年,黄孝河改造牵动全城,千万军民汇聚,肩挑手提,改河分流,沿线灯火相映,工期不舍昼夜……”
【《黄孝河记》碑刻,图源网络】
在饭桌上,我还发布了一条重要消息:1985年4月,原广州军区军需部收到一张发自武汉高级后勤学校的立功证书,鉴于肖志夫在治理黄孝河工程建设中的突出表现,武汉市黄孝河工程指挥部给予记三等功一次。此消息为首次公开。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昆仑策研究院公众号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