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资本论》中国化”的提法为什么不妥当?一一致许光伟先生


  今日浏览红歌会网,看到了《主体逻辑:<资本论>中国化学理考》(2023-07-04 17:07:53来源: 红歌会网作者:许光伟 )。

  作者在开头的按语中谈到:“这是一篇旧作,重新贴出来,是因为有人突然觉得‘《资本论》中国化’的提法很‘荒唐’。有一种肤浅和荒唐的认识:《资本论》是外国人用外文写成的,把《资本论》中国化,只须把它翻译成汉语,不就成了,用得着去作为一个专题来讨论吗?又则,如果是要把《资本论》中包含的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用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那应该叫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为用马克思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毛泽东等人早就这样提倡,而且早这么做了,毛泽东思想不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吗?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这样更恰当吧,怎么能说‘《资本论》中国化’呢?关于‘《资本论》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深化和进一步理论发展,本文已作充分阐述,这里不赘论。本文发表后,丁堡骏教授恰当指出:《资本论》中国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是针对《资本论》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化’而论。这个阐述显然和国内有些学者把《资本论》中剩余价值学说中国化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时,也与那些主张把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我们认为,丁堡骏教授是高度强调了《资本论》中国化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当代价值。(参阅《论〈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一文)在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可以讲,‘《资本论》中国化’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守正创新意义的发展,休戚与共,是正确看待《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乃至《资本论》和中国经济思想)相互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不可忽略。”

  我觉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讨论,作者的“《资本论》中国化”的提法都是不恰当的。

  一

  从作者这个提法看,作者与许多学者一样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读《资本论》时,进去了,深入了资本论之中,却出不来。

  我国老一代的革命家张闻天同志,在《关于生产关系两重性的问题》一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至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许多经济概念和范畴,在改变其资本主义性质之后,也仍然可以运用,而且实际上也是运用了的。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人企图用全新的概念和范畴去代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使用的一切概念和范畴,这种尝试,看来没有十分必要而且也难以成功,因为这些概念和范畴除了表现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以外,还表现社会生产的一般性。只要预先说明这些概念和范畴的性质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那么,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使用它们,是利多害少的”(《经济研究》1979第10期)。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