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质天然大豆何以被进口转基因大豆挤压得濒临灭绝?
2013年6月14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彭于发就农业部批准进口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对采访记者说,“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是国内需求决定的,进口与否以及进口数量是市场行为,”“进口转基因大豆是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成功举措。”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来看看彭副主任说的这些理由究竟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天然大豆的故乡,东北大豆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而享誉全球。其品种既有高蛋白的(最高超过48%),也有高油脂(最高超过25%)适于榨油的,东北大豆蛋脂总量的平均值超过62%[注1],远比进口转基因大豆要好;非转基因天然大豆有益健康的各种生命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更是大大高于转基因大豆,又没有转基因大豆的毒性和有害元素,因此在国际市场上非转基因大豆价格高出转基因大豆很多。(非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大豆的品质差别其实比其价格差别更大,如果不是中国转基因农官们不顾中国人民的利益与跨国公司勾结拼命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国际市场上非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大豆的价格差别还将更大。)但为何品质优良的我国天然大豆在国内的价格却与国际市场相差很大?甚至还经常低于进口转基因大豆?其原因如下:
1.现行豆粕期货交易金融体制人为降低了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和交易量
用于榨油的大豆,其产品主要不是豆油,而是豆粕,豆油只占大豆重量的百分之十几,榨油剩下的百分之八十几的蛋白质和灰分等形成豆粕(用于饲料或制造蛋白粉等食品添加剂),因此大豆的价格主要不是由豆油而是由豆粕决定。
只要压住国产大豆加工的主产品——豆粕的价格,就能压低国产大豆的价格。而国内大豆、豆粕期货交易市场(大连)所交割的豆粕不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恰恰起到了这个作用。营养丰富无毒无害的东北大豆粕与进口转基因大豆化学浸出法榨油产生的富含正己烷(神经毒素)和除草剂残留且营养极差的转基因豆粕,是同样的交割标准和价格。豆粕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无区别而同价,这是压低国产天然豆粕进而压低国产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尽管全国各地对非转基因豆粕也有相当需求,但因无期货交易市场之便利,购销渠道不畅使其成交量远小于大连的豆粕期货市场,从而难以对国产非转基因豆粕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国产非转基因豆粕的低价使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只能从其豆油找回成本,因此,国产非转基因豆油在价格上比进口大豆化学浸出法产出的转基因豆油要高出不少。因而在多数人还不十分了解转基因豆油对健康的危害时导致其较大的需求弹性,造成转基因大豆油更大得多的市场份额。如此产生对转基因大豆更大量(乘以其出油率的倒数)的榨油需求,对进口转基因大豆价格形成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