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我上的是梁家河的高中、梁家河的大学”

2021-05-03 2165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社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经常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指导青年学习、工作,激励青年成长。在一次与大学生的交流中,习近平说,自己上的是“梁家河的大学”。习近平口中的“梁家河的大学”,说的正是他深入基层的经历。基层,是青年人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习近平一直鼓励青年们去基层一线接受实践锻炼。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梳理习近平与大学生交流时期望殷殷的“金句”。

  这是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左二)在陕西延川县。 新华社发

  我上的是梁家河的高中、梁家河的大学

  你工作后一定要下基层,不能总待在上级机关,不要把基层当大车店,至少要踏踏实实干上两三年,一个事情踏踏实实干上几年才有可能出成果。

  我在梁家河的七年,正好是你们上高中、上大学加在一起的时间。我上的是梁家河的高中、梁家河的大学。上了这个高中和大学,对老百姓才会有很深的感情。你们一定要下基层,才能培养出对老百姓的感情,才能提高自己,干出实事,做出实效。

  ——1985年冬天,正在厦门大学读书的张宏樑同学因一封信结识了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并经常得到习近平的指导和帮助。

  这是时任福建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到国外考察。 新华社发

  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

  年轻人不能认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就等着将来直接分配到机关。一定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你们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

  ——1985年冬天,正在厦门大学读书的张宏樑同学因一封信结识了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并经常得到习近平的指导和帮助。

  这是1995年12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前排左一)在闽侯参加闽江下游防洪堤加固工程的劳动。新华社发

  真正了解实际的国情是怎么样的

  中国比较大,国情比较复杂,各个地方的情况可能都有差异,但是,如果我们要真正的想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有报国理想的话,应该更多地深入到基层,真正了解实际的国情是怎么样的。

  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

  ——1990年7月下旬,北京大学黄誌、李树峰等60名学生赴福州开展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获悉后非常重视,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到实践团驻地看望大家并座谈。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